中国传统主张的儿童教育,从出生到三四岁这个阶段大多是空缺。教育的方式比较注重认知和理性,相对忽视孩子内心的情感。像《颜氏家训》这类书,都是教育孩子怎样适应父母、顺从父母,甚至是如何迎合父母。人们不允许子女有过失,要求子女的言行必须与成人的言行看齐,以成人的兴趣爱好要求儿童,atv,常常对儿童好奇与冲动的天性进行嘲弄与讽刺。 于是, 面对这些陌生的哭闹魔鬼,独生一代的国人难免对其产生排斥,并希望这种生物的所有者能够立刻对其进行某种教育,从而成为“乖”或者“少年老成”的生物。如果没人能管教他们,我就要出马替天行道——逢年过节,如何教训熊孩子都会成为热议话题。
(某网友的“孩子安眠论”引发争议) 而经历过兄弟姐妹、照顾过邻居家孩子、拥有过大量儿童接触实践的外国人,自然更了解这种生物的脾气秉性,并对孩子父母的难处有更多体谅与理解。也就是上文所说的“社会契约”。 于是,缺乏这种契约导致社会舆论对育儿的同情越来越少,父母带孩子到公共场合容易“丢人、打扰他人”,于是干脆少带出去,或者出门先道歉。而不在乎丢不丢人的,又常常是熊孩子,进一步加深社会舆论对陌生魔鬼的排斥。于是人们逐渐认为,提前写道歉信的才是养儿家庭的正常道德标准,没这么做的肯定是熊孩子没跑。 可事实上, 那不是正常的标准,那是超出标准的高尚之举。当公众舆论拿高尚去要求普通人的时候,就难免出现一种危险的倾向——生育孩子这件事,本身就是错误的。 “我把孩子删了” 这两天,网上很多人在传一则段子。说有个孩子做作业,要描述未来的家庭生活,并需要把收入支出做平,体验当家滋味。当家长提供了各项生活参数后,孩子感叹维持“两娃一狗”的生活成本如此之高。最终,原本入不敷出的孩子做平了账,交了作业。家长好奇问之如何把账做平的,孩子答到“我把孩子删了,两个都删了。” 删掉孩子,非常有象征意味的时代选择。而在豆瓣上,挂着断子绝孙头像的“讨厌小孩组”“无后为大组”“婚姻皆祸害组”已经逐渐聚拢了一些固定成员,成为丁克及“排童”的根据地。
在“你为什么选择丁克”的问题下,有网友这样回答到—— 因为父母让我感觉自己是他们的累赘,我也觉得小孩是累赘。 因为没有得到过正常的关爱,没有能力对另一个生命负责。 因为一直怨恨父母让我出生。 发现了吗, “讨厌孩子组”和之前媒体早就热议多年的“父母皆祸害组”是个一体两面的关系。很多人之所以不要孩子,是“连小时候的自己都讨厌”,而这种讨厌的背后,正是原生家庭的障碍及亲子关系的恶劣。 而另一位网友说得更惨白——“伪完美主义的我不允许自己像我见过的几乎所有父母一样稀里糊涂凑合着把他养大。修理好自己加上寻找和实现人生价值对于我这种‘残次品’已经是很困难的任务了,我没有信心再去增加一个更复杂更需要投入的任务。” 正因为原生家庭不幸福,这些孩子长大后多数会逃避婚姻或者选择丁克,没人傻到愿意让上半生的噩梦继续在下半生重演。或者用较美好的话说就是“因为我太爱我的孩子,所以不舍得让她来到这个世界。” 而这种推论只需要向前再挪动半步,就会演进为“只有不负责任的家伙,才会把孩子生在这个世界吧。那他们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是熊孩子呢?”——这种论调在豆瓣几个排童组中比比皆是。 对儿童并不友好的国度 1989年,联合国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在近30年时间里,世界上有近400座城市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儿童智慧型和友好型城市,有些还获得联合国有关荣誉和认可。遗憾的是,中国迄今没有一座城市获得这样的认可。 2015年,美国慈善组织“救助儿童会”发布了年度《全球母亲状况报告书》。这份年度报告依据孕妇保健、儿童福利、教育程度、经济地位和政治状况5个指标,调查全球179个国家的母婴健康和权益保护情形,进行“母亲友好指数”排名。中国仅位居当年第61位。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