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稳固的群体划分,皆来自共同的爱恨。 因为一段视频,中国分裂出两个平行群体,一方坚决支持女大学生教训在饭馆内喊闹的4岁女童,而另一方认为,如果这是自己的孩子则一定会对着女大学生打回去。 这个讨论并不新鲜,却昭示了中国社会一股长年暗流涌动的思潮——对儿童陌生、排斥甚至厌恶,而且拥趸为数众多。 不同于讨伐直男和中年人,“排童”作为一种常见的社交歧视欠缺字面上的合理性,因此鲜有脱离某个具体事件的直接表述者,而这种思潮却也因此蔓延深远,更难察觉。 “恳求你们的谅解和宽容” 2017年3月28日,地产商许仰东搭乘上海飞往悉尼的航班,刚一上机,空姐送上了巧克力了一封《致歉信》。许仰东以为是机组要为延误道歉,没想到打开一看,是头等舱一位乘客写的信—— 我是一个刚满6个半月的小宝宝,在此向您们请安了! 今天有幸和您们同乘一个航班去悉尼,在乘机过程中也许会因为我的哭闹影响到大家的休息,对此我深感不安和歉意! 我妈妈会尽可能地安抚好我,请大家多多包涵!谢谢大家! 许仰东将这封信发上网络后,迎来好评如潮。恐惧于公共场合婴儿哭闹困扰的国人,纷纷表示这个妈妈懂得尊重他人。 实际上,早在2015年春节时,j2直播,杭州一家人在出国旅游的航班上,就准备了一套手绘四格漫画,夫妻共同描绘上色,其内容是以防孩子哭闹的“道歉卡”。这家人还专门买了几十个红包,“给边角上打了个孔,用红线穿上一个吉祥符,把卡片放在里面,顺便再放进两颗巧克力”。
(漫画配文:恳求你们的谅解和宽容) “中国好父母传递文明出行正能量、乘机不扰民网友点赞、文明之举需要被模仿”,中国媒体和公众纷纷表扬这两对父母,并号召需要带娃出行的家庭向其学习。 然而同样是这些道歉信和道歉卡,美国育儿媒体却大多并不支持,美国今日秀育儿版的高级编辑Rebecca Dube曾就是否该写道歉信给糖这件事写了篇文章—— 这些父母很可爱,但他们的举动却反映出一个危险的趋势:你需要为你有一个孩子而道歉。 我会倾尽所有,用尽所有办法让我的宝宝在飞机上不哭。相信我,我比任何人都恨婴儿的哭声,尤其是当它离我耳朵只有四英尺的时候。当所有的办法都试过了,我会带他在过道上走到头再走回来,抱一抱哄一哄。如果我们的眼神相遇,我会给你一个“太抱歉了,没办法啊”的苦笑,然后你给我一个“没关系,顶住啊”的同情表情。朋友们,这叫社会契约。如果你对我翻白眼或者用憎恶的眼神看我,你是在毁约。 国人看完这篇文章后难免纳闷:社会契约?我和你一个哭闹儿童的家长有什么契约? 陌生的魔鬼 35年的计划生育政策,让至少两三代中国人缺少与婴儿接触的机会。421结构的家庭既不需要外人帮助带孩子,也不需要帮别人带孩子,加之孩子们天性不愿和比自己小的孩子玩,这就让两三代年轻人成长过程中,鲜有机会了解人类生命的成长规律。 如果浏览过母婴类论坛或社区,你就知道国人对儿童或婴儿的认知有多么空白。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的那段名言用在今日中国再合适不过——“今日,人们只有受到严格的训练才能成为律师或医生,然而奇怪的是,他们却能够身为父母而不必接受任何教育,以为无需教育就能胜任此项至为重要的工作。” 世界沧海桑田,但这些人类幼崽的特质却并未随之改变。他们还是需要4年时间才能渐渐懂得共情,需要4-6年时间才能在家长帮助下学会控制情绪。好奇和冲动是其与生俱来的本能,世界上也没什么喊一声骂两句就能让他们停止哭闹的奇门妙术。 大多成长于打骂教育的国人,既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正确的儿童认知,也缺乏生活实践。于是对于儿童的想象往往来自更久远的信息传递。 传统中国对待儿童的最高赞誉,就是“少年老成”,类似于现代父母评价孩子的“乖”。《世说新语》中写的小孩子,凡是成功的、优秀的小孩子,说话办事无不像成年人一样,默认具有成年人的思维和成熟度的孩子才是值得一写的。所谓“童心”在过去也是贬义词,在汉代作品中提到“童心”指的是人“无成人之智,有儿童之心”。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