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死亡游戏“蓝鲸”成为国内互联网上的热门话题。这些出没于QQ群、贴吧、微博的相关群组,肆意传播以吸引人们进入这个游戏中。据悉,人们参与游戏后,需要服从管理员分配的一系列“任务”。这些任务都非常血腥、恐怖,如4:20起床后看一整天恐怖片、在手臂上用刀片划出蓝鲸图案等,最终以自杀赢得胜利。而据报道称,国外多起青少年自杀案疑与此游戏有关。 虽然目前在QQ群、贴吧、微博等平台上已经搜索不到与蓝鲸相关的群组,但其引发的争议却仍在持续。而从传播途径和引发的连锁式反应看,从此前火爆的微商,到现在的蓝鲸死亡游戏,互联网社交到底有着怎样可怕的“支配力”? 从围观到跟风,社交秀后被弱化的“道德” 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彻底颠覆了传统社交的形式。当由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组成的社交关系链,被虚无缥缈的互联网社交网络所取代,每一个人的社交圈子和模式都转向了另外的一种形式。其中,尤其让人无奈的是,除了个体及某个群体特有的行为心理被放大之外,在围观、跟风的浪潮之下,“道德”也一再被忽视。 以微商为例,在其诞生于互联网社交之初时,人们更多的只是围观。但当其迅速以燎原之势发展起来后,愈来愈多的人开始跟风,最终充斥于所有人的朋友圈中。在这场属于个体的狂欢中,所售商品存在的质量问题、某些类似传销的模式、对其他人的骚扰等,几乎被人无视,“道德”被无限弱化。 至于蓝鲸死亡游戏,更多地是基于一个特定群体的心理。它针对的是尚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青少年,利用部分青少年存在的焦虑、抑郁或者好奇心理,引诱他们走上不归路。或许刚开始青少年只是围观,但一旦跟风之后,就会酿成大祸,所谓的“道德”在他们眼中不值一提。幸好的是,蓝鲸死亡游戏刚进入国内就被发现并斩断其在互联网社交中传播的途径,幸甚至哉。 从文字到直播,多媒体化对社交感官的深度影响 围观、跟风、从众……互联网社交已经从刚开始的交流、扩充社交链的基础功能,变得越来越复杂。既是多元群体的聚集地,又是展示个性的最佳场所。而互联网社交的“支配力”之所以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可怕,在于其传播介质在不断进化。 互联网社交的萌芽阶段,是以文字为传播介质。虽然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在社交之中,因为文字并不直观化,所以产生的力量也并不强大。随后,直播,就是语音、图片等传播介质的出现。但它们往往也只是扮演着文字交流的补充作用,并没有占据主流位置。 而目前直播等传播介质的出现,将社交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触手可及的生动形象,让每一个人都能切实地感受到互联网社交的魔力。直播结合了文字、语音、视频等传播介质的优势,并以更加多媒体化的形象对社交感官产生深度影响,能够深入地改变人们的意识。或许,在日后虚拟现实普及之后,社交还会被再度改变。 秒级传播下的监控考验——Facebook的三千人仅仅是个开始 既然互联网社交的影响越来越大,支配力也越来越可怕,atv,如何防止其中存在的负面事件、案例产生恶劣后果,就成为当务之急。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互联网社交相比现实社交受到的约束较少,且覆盖人数数以亿计,对其进行监控和把关显得尤为困难。 今年5月3日,Facebook宣布,将在世界范围内再雇3000余人检查网上直播的暴力内容。而这些新雇人员将和现有的4500人组成社区运营团队,在世界范围内监控每周用户上传的数以百万条内容,更快地去发现并及时处理含有暴力、伤害内容的视频、帖子或直播。面对平台上的20亿用户,Facebook一直以来都因处理类似事件反映迟钝而备受批评。如今数千名员工就能够及时制止这些事件、直播的传播?难度依然很大。 在互联网社交上,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大量平台上的工作人员人工把关,更需要的是如何在秒级传播下仍然能够实现监控并快速响应的技术。当然,也要与传播真善美的理念齐头并进,共同去打造一个美好的世界。(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