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务层面来看,自行车是滴滴全出行平台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按照滴滴智慧交通FT团队负责人章文嵩的说法,滴滴将为用户提供从A点到B点的所有出行组合方案。 “比如最省钱的方案为,从A点先骑行共享单车、随后搭乘巴士,然后换乘地铁,最后使用滴滴快车抵达B点”,章文嵩表示,滴滴还可以提供最省时间、路程最短等多种出行组合方式。而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最后一公里都离不开自行车。 从数据层面来看,ofo日订单量已经超过1000万,其百万级别的日活跃用户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曾经的滴滴用户,分流效果非常明显。 目前滴滴作为ofo的投资方占有30%的股份,已经非常接近ofo创始团队的持股比例。同时在ofo的董事会中有多名董事也是滴滴的投资人,再加上自行车与滴滴现有业务的高契合度,滴滴控股甚至直接吃掉ofo并非不可能。 耐人寻味的是,当初滴滴与一嗨租车共同推出的滴滴租车业务,从入口到界面都没有露出一嗨的品牌。而上周滴滴宣布在平台上增加了ofo单车的入口,双方的亲密度可见一斑。 想要让华尔街给自己开出高价,滴滴既要拿出合理的商业模式,又要保持平台数据不断增长,还要留有丰富的业务想象空间。滴滴本轮拿到55亿美元后,如果能用合理的方式收入ofo,算得上“一箭三雕”。 无人驾驶落后较多 不如期待下国际化 在谈及本次融资的用途时,滴滴方面表示将继续推进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并加强在前沿技术领域的投资,其中无人驾驶将成为重要的投资方向。 滴滴原本很适合做一家技术导向的科技公司,就像Uber那样。 Uber现在还未上市,滴滴的估值有天然参照物,这符合华尔街对中概股的传统评估套路。Uber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投入和成绩,是推升其估值来到690亿美元的重要原因。 那么滴滴也是可以做无人驾驶的,而且还有自己的优势:平台上搭载的出租车、快车、专车、代驾、巴士等不同出行方式,能够为滴滴提供大量的城市交通数据,这也是做无人驾驶甚至智慧交通的基础。 对此程维有自己的看法:“解决北京市需求预测、运力调配的难度是纽约市的20倍,滴滴在出行领域的大数据分析、拼车、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和水平,已迫切的被世界各地需要。” 不过跟Uber相比,滴滴的无人驾驶仍然在概念阶段。Uber的无人驾驶项目已经处于路试阶段,而滴滴除了基础的大数据之外,尚不具备研发激光雷达这个核心组件的能力,距离道路测试也还有一定差距。 在前沿技术领域的探索乏善可陈,一直是滴滴与Uber相比更薄弱的环节,所以滴滴做无人驾驶需要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另一方面,滴滴的国际化布局比较早,走的是投资海外应用的路线:跟Uber肉搏时投资了美国本土的打车软件Lyft,此后入股过印度的Ola、投资东南亚的Grab以及巴西的99等。 去年底柳青在多个场合都公开表示滴滴将走出中国,争夺全球市场份额。考虑到目前滴滴的专车、租车和巴士等业务并不适合四五线城市,所以国内互联网公司的渠道下沉红利对于滴滴来说收益不大。 国际业务则不同,一方面能够在华尔街面前树立全球市场狙击Uber的姿态,另一方面传统华语地域比如东南亚地区,本来也是推广国内互联网产品的新热土。 最近两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融资记录在滴滴面前形同虚设,上一轮45亿美元的融资就已经成为了全球未上市公司中单轮最大规模股权融资之一。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