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融资上来说,atv,共享单车的单体经济模式已经让大多数VC熟悉了这种赚钱模式。在移动端刚出现时,确实带来流量红利,但目前线上流量越来越贵,纯online的流量抓取在短期内已经不会有特别巨大的机会。商业根本逻辑是流量红利在哪里,而线下场景恰恰能聚集流量,大多数生活中犄角旮旯的地方通过扫码能带来比较大的流量增量。 共享充电之所以比共享单车更快成为风口,既有投资人觉得他和共享单车有可比性的因素在,也有创业者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其门槛、成本都比共享单车更好,加之媒体的推波助澜,三重因素结合在一起,阴差阳错造就了当下的格局。但风口真的到来,要消费者说了算(比如满街的人都在骑共享单车),而不是投资人说了算。 36氪:共享充电宝的马太效应有多强,新进入者还有机会吗(最近很多认为自己有渠道资源的人都想进场)? 小电 唐永波:充电宝和自行车的区别是,需要先to B后to C,所以能进入B的参与者有一定的机会,但这个赛道存在马太效应的,最终只能剩少数玩家。 关于渠道能构成壁垒的说法,我觉得过去真正的壁垒主要是——政策、技术、资金,首先政策是不可控的,目前技术壁垒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足、表现的越来越低,而VC的爆发也让资金壁垒不断降低,所以真正的壁垒其实是团队以及运营的壁垒。 有时渠道资源不是万能的,否则给餐厅卖碗的人也应能做CRM、外卖、充电宝,但最后他只能卖碗。 Hi电 刘文源:实际上(共享充电宝)这个行业的壁垒比共享单车更高。这是一个考验硬件设备、人员、物联网研发能力等多方面的事情,大部人考虑的太简单了。 红点中国 张涵:就来电的大场景铺设而言,由于单个场景不会容纳太多玩家,如果有渠道的掌控,速度会更快一些,利用时间换服务和市场还是合理的。 元璟资本 陈洪亮:有渠道就能做事其实是不成立的,如果成立的话,那微信可以做创业公司做的所有的事情,淘宝也可以做。你要考虑你的渠道用户是可运营、可触达的,渠道的用户是否具有粘性,这些都达成后还要考虑渠道是有属性的,而属性很难迁移。 36氪:如何理解线下流量入口重塑?共享充电宝市场到底有多大? 元璟资本 陈洪亮:讨论“线下流量的重塑”是有价值的,这个话题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于O2O模式的误解:过去的O2O主要都是在做线上和线下的导流关系,但是事实上,消费者心中没有这个概念。以共享单车为例,在线下看到自行车到扫码、支付、归还的一系列过程,是线上行为还是线下行为其实很难区分;只是通过这两个动作的结合去解决了一些问题。目前线下流量能真正体现的价值是线下的场景+线上服务的优势(例如:支付方式)来满足那些过去没有被关注的用户需求。 二是从产品到服务思维的转变:相对过去卖产品的思维,现在主要是卖服务的思维,从产品到服务的最大不一样还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体验不一样。过去的方式主要在于提高产品的质量,而现在需求上是对服务的要求。对于充电宝和单车而言,“所见即所用”的方式更是服务上主要的改变,卖服务更贴近用户本身。所以,我认为充电宝有多大市场,那么共享充电宝就有多大市场;甚至比传统市场的空间更大。 三是存量需求的牵引:无论是共享单车还是共享充电宝,这种需求都不是造出来的。线下场景的重塑,切的是存量习惯,而不是再造习惯。既然是存量习惯又是刚需,迁移是非常容易的。 红点中国 张涵:计算赛道有多大,有一些东西不能用存量思维去看。目前来看,服务升级带来了用户的边际增长。激发了以往被忽视的需求。以共享充电宝为例,如果真正把桌面型形态做到位,这个市场会比传统充电宝销售的市场空间要大,而且大好几倍,会激发出新的需求。如果认为是刚需,那么核心业务本身要是赚钱的,所以要先验证核心业务能否赚钱。后期在运营中,可以用红包补贴来抢占市场,但这不应该是前期有的行为。 36氪:共享充电宝的终局是什么,是分众广告模型,还是会和二维火、美味不用等、客如云等抢生意?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