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会议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自然宇宙中产生人类智能,数字宇宙中产生人工智能。这一会议由两个重要的遗产:提出AI这一名词,参加人工智能的那群人。后来,这一群人中,产生4个图灵奖得主,1个诺贝尔奖得主。这一群人在2016年之前,基本都已经去世。有意思的是,在60年后,也就是2016年,人工智能在产业上得到了真正的发展。
很多人都在使用人工智能这个词,这个词最早由好几种不同的解释。一个是研究人工智能的一群人关心的“强”人工智能,他们希望能够真正破解人类产生人工智能的奥秘,并且让机器实现这一点,比如有一个机器就可以下棋、语音识别等等,同时拥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人脑的学习能力很强,但是我们现在的机器学习系统,可能需要给他看几十万张,上百万张图片,才能认识物体。持这一派观点的大多都是科学家,后面发展出符号主义,连接主义等人工智能的讨论。60年来,人工智能虽然输出很多理论,但是实际进展并不大。因为,我们并不清楚人脑是怎么运作的。计算机领域做应用的人认为的人工智能是希望用计算机的方法模拟人的智能的某一方面,比如下围棋。但是,完成这个系统并不能做决策,驾驶汽车等。目前,弱人工智能被普遍用到工业界中。因此,你会看到不同形态的机器人可以完成人的一项任务,或者一项任务中的一个步骤。2015年,当时华为2012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现任港科大计算机系系主任杨强老师说,计算机的真正可以思维的强人工智能是想实现从0到1的突破。而我们现在工业界(计算机应用界)做的人工智能只是让计算机的行为表现得像人工智能一样,即内部的工作原理是否与人一样,大家并不关心,他称为从1到n。
因此,人工智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条曲线,更多描述的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不同发展阶段。1956人工智能被提出后,大家认为AI很快能够满足大家的需求。人工神经网络(Perceptron)1957年被提出,第一个人工智能软件(做定理整理的LogicTheorist)也很快被提出。因为当时计算机速度很慢,存储量很小,同时,人们意识到人的智能思维过程不能单纯依靠符号表示。因此,atv,人工智能不能很快实现。这一阶段,中国并没有参与。在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出现,美国在搞“星球大战”计划,欧洲在搞“尤里卡计划”,日本提出“第五代计算机”,即可以做出一个像人一样可以交互和思考的计算机。中国当时发起863计划,第一次开始进行研究人员的培养和补充。到了90年代末,互联网兴起,人工智能处于最不景气的阶段。当时AI专业毕业都找不到工作,因为人工智能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在那个时间点,中国已经储备了做人工智能科学研究的人才。科大讯飞是1999年成立。当时创业很艰难,当时提出3年要做100个亿,其实到今年,讯飞要做100亿还是有难度的。但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AI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也让中美两国成为世界上唯二两个既拥有AI技术准备(庞大的科研人员),又拥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构型的国家。如今,AI在全球的竞争,就是中美之间的竞争。
不同的人对于AI有不同的观点。而另一些真正做人工智能研究的人,比如Michael Jordan和YannLeCun认为,人工智能还远未达到能够威胁人类的地步,还有很多技术探索工作要做。人工智能威胁派想的大多是强人工智能,现在工业界取得突破的是若人工智能,这之间还有很大差距。
最近有两本书很有名,《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未来简史》中提到一个观点,将来的人工智能是否会有意识。我在过去两年也提到,将来我们可能做出智能与人类一样,但是没有自我意识的智能体。在自然宇宙中,智能与自我意识是共存的,且两者之间强相关。比如,动物的智能越强,自我意识就越强。在数字宇宙中,智能体可能很聪明,但不一定有自我意识。如果将来能够把两者分开,一个没有意识的智能体还能灭绝人类吗?我们还不如担忧另一个问题,机器人是否会取代人类的工作,这是一个值得严肃考虑的问题。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