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正是苹果花盛开的季节。往年的这个时候,山西吉县的农户们正背着药箱穿梭在田里为自家的苹果喷洒药剂。而今年,吉县的苹果树们则迎来了一些“大家伙”。 在山西吉县西岭村果树科研基地,十余架白色的无人机一字排开,旋翼卷起尘土,轻声咆哮着向果园飞去。这些飞机属于大疆内蒙古禾文植保队。从4月起,禾文植保队将在吉县连续工作3个月,为5万亩苹果树提供植保服务。 禾文植保队的CEO李耀今年29岁,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环境工程与能源专业。在读书时,英国现代化的牧场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回国后,李耀创办了这家以现代农业为核心的公司,主打植保无人机的销售和作业。 在李耀看来,无人机代替人工进行植保作业的潜在市场巨大。就以山西为例,山西省耕地面积为七千二百多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0.6%;再次是林地,面积为五千四百多万亩,占总面积的23.3%,而很多如苹果这样的经济作物都生长在山地,撒药施肥等工作极其困难。
农户收益 不仅是李耀看到了潜在市场,吉县当地的管理者也发现了无人机作业的优势。 吉县果业协会会长杨朝辉告诉36氪,吉县海拔高温差大,而且红土层厚,所以非常适合苹果生长。吉县80%的耕地种植着苹果树,80%以上的农民从事果业生产,整体种植面积达到了28万亩。同时吉县出产的“壶口牌”苹果,已成为当地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但是当地的果农也同时面临着两大瓶颈问题,人力和水资源的缺乏。而在杨朝辉看来,植保无人机作业恰好可以缓解甚至解决这两个棘手的问题。 就以上社堤村刘大爷家的情况为例,刘大爷共有12亩苹果种植地,基本是靠自己人力给果树喷洒药剂。自上个月飞防推广开始,刘大爷拿出了4亩地给植保队试行植保作业,剩下的8亩依然靠人工喷药。多旋翼无人机喷药的平均效率约为每分钟一亩地,而刘大爷想要完成剩余8亩地的人工喷药,需要两罐药喷两个半小时。整体计算下来,一架无人机基本上就可以代替近20个人工。刘大爷也说,“我这边还没开始,他们那边就结束了”。 另外,使用无人机喷药可以节省50%左右的化肥和植物农药,以及节省90%左右的用水量。为一亩地打药本来要消耗近百斤的水,现在用无人机只需要10斤左右的用水量。 由于节省了大量的人工和农资物品,使用无人机作业的成本比人工作业成本低50%左右,而且效率大大提升。 不过除了成本,果农也非常关心作业效果。为了让农户对作业情况有个直观感受,大疆推出了一款便携式的雾滴分析仪。 在无人机起飞前,禾文植保队队长张镝将“水敏纸”放在了果树枝干上。无人机喷洒的雾滴将在水敏纸上留下印痕。使用大疆雾滴分析仪,植保队员可以随时扫描水敏纸上的喷洒效果,即刻得到分析数据,了解作业效果。以往凭借肉眼和经验来判断结果的植保工作,现在有了简便而科学的方法。 张镝告诉36氪,对于较高处的叶片,药剂覆盖率平均可以达到80%。处于下方的叶片覆盖率会稍低,但整体的情况依然优于人工喷药。
飞手收益 想要组建植保队,就一定要培训飞手。李耀说:“内蒙古很难找到有无人机飞行经验的飞手,所以我们只能边学边飞,最初的时候损失了一些机器,让飞手交学费了。” 直到2016年中旬,大疆开设了慧飞无人机培训中心,李耀迅速让所有飞手都接受了培训,通过考试拿到了合格证。自那之后,作业质量才逐渐稳定下来。 现在,禾文植保队有20名专业飞手。飞手的收入由保底工资、提成和管理提成三部分组成。在作业农忙季节,普通飞手月收入能达到1万元,队长则能达到1.5到2万元。 吉县本地的益晖农资公司也参与了本次作业。在作业中,本地农资公司负责协调车辆、调度农田,组织农户观摩;专业植保队伍则给予一定奖励,让无人机作业产生的利润也留在了乡村。 转变农户思想 无人机作业优势明显,但农户的接受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杨朝辉表示吉县自一个月前开始推广使用无人机作业,现已有近万亩苹果地用上了大疆的植保无人机进行作业。但他也直言农户们依然需要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我们打算通过新型农场主或是种植大户带头使用和推广植保无人机,然后逐渐辐射至周边各个分散农户聚集的合作社。”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