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媒体的市场,一家媒体若是做得和其媒体一样,那意味着它将死无葬身之地,而在互联网里发行内容,别人有的我也一定要有,这才意味着拿到了入场角逐的门票。 再往后怎么走,不同的产品委实有着不同的策略,比如今日头条正在力推短视频,一点资讯刚刚打通凤凰网的资源,腾讯注重全矩阵的分发能力,而在网易传媒这边,它提出的未来也很符合其特征:内容品牌化的筑地而造。 网易传媒的门户业务,以充满机锋的评论文化见长,这种「偏倚而不求大全」的经营作风,也能够从「网易系」的其他产品窥得一斑:包括网易云音乐、网易严选、网易花田等,都是那种具有鲜明主张、和同行有着身段距离的产品。 用通俗的话来讲,网易做出的东西,或多或少都有些辨识度,这为它们塑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品牌感。 根据在GMIC上的演说,网易传媒想将这种品牌感复制在内容领域,在短暂让位于工程师之后,网易传媒的编辑团队并未失业,他们以一个个的「工作室」组织,搭建或管理起了和平台合作的内容品牌:槽值、浪潮、人间、看客、哒哒……除此之外,网易传媒还对一些特色领域的新锐账号制定了扶持计划,区别于一键分发的头部内容。 或许作为一个整体品牌,《纽约客》不再具有跨时代移植的概率,但是将它肢解——把那些经典的栏目,比如城中话题、顶级故事、逗号女王、卡通休息室这些——从而适应新的媒介形态,却未必不可能。 这也是网易传媒用来服务「内容消费」的升级趋势的一套方案,在和其他内容平台采取相似的做法丰富库存之后,再以内容品牌为增量进行阶梯化的运营:突出那些能够对高净值用户产生吸引力的网生内容。 在网易传媒的计划里,这才符合消费这个概念的落地,只有发生了选择行为——也就是有着偏好性的路径依赖——的,才叫消费,没有选择只有摊牌,那叫喂养。 近七十年前,二战刚刚结束,素来调侃都市生活趣味的《纽约客》用了整整一本的篇幅,只刊登了一篇长度爆表的特稿,那是美国记者约翰·赫西只身前往日本广岛、和六名核爆炸幸存者共度一年之后的记录。 这被认为是《纽约客》的正式转型——从一个迷恋雅痞风格的轻量级杂志变成一本象征和反馈美国文化的主流出版物——当时的主编和他的团队一起,为这期刊物写下了这段导语: 致读者——本期杂志献给这篇文章,它记载了一座被遗忘的城市,它被核武器摧毁,但依然有人生活在那里并经历着后果。很少有人真正的知道核武器的破坏力有多么不同寻常,而我们相信,所有人都需要去理解这种毁灭性的武器一旦被使用,它将带来什么。 有趣的是,在网易传媒引以为傲的宣传中,也有一则和核辐射相关的内容:2016年10月,网易传媒的一名员工进入了日本福岛辐射区,和一名坚持不愿撤离而在辐射区与猫狗为伴的住了五年的日本老人松岛直登见面,并向网易传媒的用户直播了整个过程。 人们应该还是愿意为这样的内容买单的,尽管在这个时代,买单的意思不再等同于掏出钱包,它更像是一种心智的建立,而这种心智最终会让内容之间出现沟壑,就像前文做出的比喻,纵使是水库,搞不好也会有鱼会跃出水面、因为一些理由而从一座水库跳向另一座水库。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