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高兴能够参加科学家峰会,我现在是一个创业者,但是我想跟大家讲一讲梦想与现实,在未来的20年当中,相信跟在座的很多科学家有同行有共创的机会。 首先,说一下人工智能。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历史上已经出现了两波小高潮,第一波是1976—1996年的数字化高潮,第二波是1996—2016年的互联网高潮,像理事长讲的互联网催生了大数据,大数据为人工智能孕育了非常好的条件,未来的20年是人工智能波澜壮阔的20年。 说到人工智能,必须得注意一点,人工智能技术也好,算法也好,本身是无法变现的,无法直接创造价值,要创造价值一定要跟具体的产业结合起来,就像葡萄干和面包,如果我把葡萄干跟白面包放在一起就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当中,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是最大的一个人工智能的应用,它具备的社会影响力也最大的。说到无人驾驶,大家第一想到的是中国汽车市场,我们的路线图是到2020年新车的销量达到3000万台,其中有一半具备了驾驶辅助或者是部分自动驾驶的功能。这一半相当于1500万台的市场。 我想说的是,未来并不只是关于汽车,而更重要的是出行跟物流,那么今天我讲的重点可能是在出行这块儿,我也想花几十秒的时间说一下物流,今天我们全社会的物流成本已经占到了GDP的16%以上,也就是每年10万亿的人民币,对于很多物流公司来说,人力成本超过了一半,所以智能驾驶也能够非常深刻的去改变物流产业。 今天讲出行,大家都知道最近这几年最火的就是网约车,单滴滴这一家峰值能做到一天2100万单,是什么概念呢?大家看一下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全品类电商加起来一天是3000—5000万单,而美团点评吃喝玩乐住,加起来一天1300万单。可以看到出行是一个非常刚性和高频的一种应用,我把它叫做互联网时代的最后一座高峰。但是最近可能这样的单数会下降,不仅仅是因为网约车新规的问题,而是因为本质上需要司机,司机首先有人力成本在那边,所以大家看今天滴滴的快车跟出租车的价格没有什么差别。另外,人力毕竟是有限的,滴滴今天可能召唤了500—1000万的全职司机,这个数量已经相当于美国所有职业司机的总数,再往下走很困难。因为成本,因为缺人导致了不可能再快速的增长。 有人就会说,我可以把司机拿掉,可以通过分时租赁、共享汽车的方法,你自己开,不需要另外一个司机了。还有一种是通过共享单车,自己去骑。大家也看到共享单车也是最近现象级业务,像摩拜单车在短短的一年当中一天实现了2000万单,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都有问题。 第一如果没有司机的话,设备的利用率是偏低的,因为前一个人把车停在这个地方,后一个人可能不正好在附近,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共享单车一天也就是5—10次,而分时租赁的共享汽车一天使用不超过2个小时。 第二是管理成本非常高,共享汽车需要停车,需要充电,而共享单车停车、车出现问题等等,有很多的问题。相信未来一定是关于无人驾驶的出租车,首先它没有驾驶员,没有人力成本,第二它可以无限的复制,可以解决驾驶员缺的问题,第三他没有脾气,不会犯错也不会疲劳,所以交通事故可以减少,开奖,最后如果城市里面都是这样的无人驾驶的车以后,可以实现全局的优化的调度。 相信未来有了无人驾驶出租车以后,车在路上是排着整整齐齐的走,道路使用效率将大大提高,交通事故减少到90%以上,能源的消耗也能够极大的降低。我们坐在里面意味着我们有更多的可支配时间,如果说我们每个人一天能够省下来一小时的出行时间,中国一天就是10亿小时的时间,这意味着全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量。 交通事故减少90%以上车险会改革,大家知道美国一年因为交通事故导致的成本是7000亿美金,如果说减少了那么多的交通事故,那么多钱可以变成更多的社会福利,而且环境会变得更加优美,因为能源效率使用的提高,废气排放的减少,APEC蓝可以成为常态。未来这些大量的出租车在路上走的时候,北京五环之内可能不发展停车位,晚上他们可以停到郊区去,而且一个小的停车位可以停进去,这意味着大量的土地可以释放出来,房价也可以降低,城市格局会发生变化。而且未来车会长的不太像车了,交通工具的属性会下降,它更像一个商业空间,在里面放一台咖啡机就是移动的星巴克,放一块儿大屏幕就是移动的万达影院,而放一套办公设备就是移动的SOHO写字楼。所以它会把每一辆车,每一条路都变成了商业地产,而我们在出行的过程当中可以享受各种各样的服务。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