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金融产品卖给90后? 好像是个伪命题。90后的年轻人,是典型的普惠金融群体,金融需求普遍得不到满足,把金融产品卖给他们,似乎没什么难的。就像两三年前的校园贷,也并非用了什么高明的手段,基本上只要胆子够大、放开产品供应就好了。就像在买东西还要靠票证的80年代,供销社冷着脸就能把东西卖光,似乎也不必动什么心思。 但我们换个角度,正因为90后不被传统金融机构重视,也正因为90后乐于和勇于接受新事物,初生期看上去那么不靠谱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才有了第一批用户;正因为90后霸屏了主流的互联网舆论阵地,互联网金融的口碑效应才得以发酵,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继而顺利侵入大众市场。 所以,不论传统金融机构怎么想,就互联网金融机构而言,与90后并非是单纯的供需关系,更是涉及种子用户培育、口碑传播甚至潜在主流客群维护等大问题。 产品的完整销售链条涉及到售前、售中、售后等多个环节,虚拟的金融产品也是如此。受篇幅和题材所限,本文着重就售前的销售策略进行展开,谈谈如何把金融产品更好地卖给90后。 描绘一个群体,是有多难? 决定研究这个课题,笔者内心是崩溃的。因为关于90后,并未有统一的认知,意味着笔者先要自行建立一个框架,先揭示90后与众不同的特质,在此基础上,才能谈针对性的策略。 但任何一个群体都涵育着太多复杂的特质,欲加以描绘,自然也容易引来异见。先来看看典型的对于90后群体的描述,及90后们的反弹。 90后的父母是60后、70后,60后和70后赶上了分配工作、分配住房、早期买房等一系列政策红利,是实打实的人生赢家。因此,90后作为60后和70后的后代,无疑便是人生赢家的后代,他们衣食无忧、他们见多识广、他们赶上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红利期。 因 为他们从小衣食无忧,便不会像80后那样喜欢性价比;因为他们从小在互联网上长大,视野更开阔,便不会像80后那样喜欢大品牌,尤其是洋品牌;因为他们是 所谓GDP红利一代,缺乏匮乏感的体验,便不会像80后那样充满焦虑和喜欢奋斗。90后追求自由的人生,不懂得隐忍,一言不合就骂傻叉…… 看完之后,一拍大腿,妈蛋,90后真是一群新物种啊。然而作为一个85后,我也常常怀疑,晚生个几年,差距就这么大吗? 果不其然,把此类研究拿给身边90后的小朋友去看,大家的评价基本是反感为主,反感被标签化,反感用星座观去刻画一个群体。最有代表性的辩驳便是“你一人是坏蛋,你们全家都是坏蛋啊”。 是的,以偏概全,这是很多90后研究报告的缺点。大抵描绘一个群体,夸张总是一贯的手法,不夸张便无以突出差别,无差别文章便没有了意义。 正如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中谈到描绘国民性格之难时所讲: “足以大规模搜集证据,开奖,整列排比,五色缤纷,令人目眩,结果仅能导至腐迂之结论,渊博而无当。因为陈览真理的领悟,需要较为简纯的风格,其实亦即为见解精深的风格”。 此话一出,这些声称阅读了有关90后的各种报告、做了无数调研与访谈的所谓90后研究专家们便躺枪了,因为他们的研究结果便是罗列式、对比式的,列个10条,什么90后的心理、90后的人生观、90后的消费观、90后的人际观、90后的爱情观、90后的兴趣等等,每一条都与70后和80后有着鲜明的对比。 但话说回来,某些时候不进行以偏概全的描述,也就不能成文,毕竟,具体到个体,每个都不同,从大量的样本中提取规律,自然便会遗漏很多特质,甚至可能是极为重要的特质,以至于最终的结果,总是模棱两可,有些对、有些不对,仅此而已。 所以,当我决定也谈谈90后时,只是希望能够尽可能降低特质提炼过程中的信息衰减,尽量还原真相,但也做好了被骂的心理准备。 也来给90后做个画像 今年的90后年龄分布为18-27岁,以22岁大学毕业来算,最老的90后也有了5年的工龄,而最年轻的90后则刚刚开始上大学。 在其0-10岁的童年期,对应1990-2005年,大致上中国加入WTO的影响还没释放,GDP的红利尚未到来,但相比80年代,物质上整体是富足的。 虽然这个时期向市场经济的快速转轨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思潮,但对于儿童期的90后,整体上并无直接的影响。这个时期的90后,生活上衣食无忧,情感上也有父母的陪伴,说他们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大体是没毛病的。 1、被自我认同所驱动,随着兴趣走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