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房价已经成为一门让人看不清、摸不透的玄学。最近跟不同城市朋友聊天,发现人们对于房价的看法截然不同,看涨的人言之凿凿、杀跌的人头头是道。2017年春节之后,各大城市纷纷上马史上最严限购政策,楼市去向何方更是让人疑惑。不过,如果下次讨论房价,或许可以参考一下今天本文要讨论的这份报告:百度地图《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 讨论房价不可错过的报告 与大家主观印象一致的数据就先不说了,我们来看看这份报告中的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数据: 1、人口吸引力,广州超过上海! 排名Top10城市中,长三角、珠三角各占三席。具体是:深圳、北京、广州、上海、东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和郑州。 从人口吸引力来看,谁是一线城市,谁是二线城市,一目了然。我经常听到有人说广州落伍了,房价跟北上深不能比,以及各种理由,balabala,广州“沦为”1.5线城市。出人意料的是,广州的人口吸引力竟然比上海高!东莞、重庆、苏州则是紧随上海之后的三个城市! 2、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广州、深圳和东莞比北京上海高! 广州、深圳、东莞流入的18-24岁常驻人口占比较高。18-24,是上大学的年龄,北京才是中国教育中心,但对于这个年龄段的人口最具吸引力的却是广州、深圳、东莞竟然。是不是出乎意料?许多人忽视了中国人口构成跟京东一样,1万白领+9万蓝领,18-24的群体大学生是少部分,大部分是没上大学就出门务工的年轻人,他们首选珠三角即广州、深圳、东莞南下打工。广州大学多,因此就最能吸引18-24岁的年轻人。 3、重庆竟然成为逃离北上广深人群的共同选择! 从上海、广州、深圳流出的人口,大部分流向周边城市,在新一线城市中,重庆对北上广深流出人口都有较高的吸引力。这个恐怕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位于西南中心的直辖市重庆为什么能吸引逃离北上广深的人?是重庆这些年迎来大发展充满机会吗?那年轻人完全可以响应国家号召去雄安。我想可能是因为“少不入蜀、老不出川”的川渝人,为了享受安逸生活,哪怕没有营销公司送的机票,也纷纷逃离生存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北上广深? 4、华南的公共交通竟然比华北地区要发达! 在公共交通站点500米人口覆盖率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广东有深圳、东莞、佛山、广州四个城市上榜,北京作为北方唯一入选Top10的城市,排名为第七。拥堵指数TOP10是哈尔滨、济南、重庆、北京、石家庄、上海、长春、合肥、郑州、昆明,7个都来自北方。这说明,北方的交通整体情况不如南方。在四大一线城市中,北京和上海进入拥堵TOP10,广州竟然排第15,深圳竟然排到第43……深圳建得晚,规划得好,同时早已实行限外。广州一直没限外,车牌摇号也相对容易,拍卖也不贵。总的来说,华南地区交通状况都要好一些。 …… 这类结论还有不少,不再一一列举,有兴趣的可以去看报告本身。 人口流入流出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比如城市的就业机会、环境状况、经济状况、产业结构、房价物价、交通状况等等,这些因素还会相互作用,比如交通状况会影响宜居水平、生活节奏、生产效率、房价地价,进而又作用于人口流出流入。人口的流出流入又直接影响一个城市房地产的供需关系进而影响房价,同时也会影响城市的企业创业进而影响经济。这些因素可以说是一环扣一环。但归根结底,在人口成为城市核心资源的前提下,人口吸引力无疑也体现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地图大数据助力城市研究 有人肯定在想,上面那份《2017第一季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数据可靠吗? 过去几年,我看了不少关于中国房价、城市发展、地域经济的杂文——之所以叫杂文,是这些微信里面的小文章都是杂文风格的,以主观推测为主,就算是引用数据也是一些机构的调研抽样数据。过去的抽样统计方法,只能做到尽可能接近一个城市人口流出流入、交通覆盖拥堵的真实情况。 《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的发布方是百度地图,这份报告的得出,不是基于传统的抽样等统计学,而是基于全量地图大数据进行计算。具体来说,百度地图覆盖了375个城市99%的路况数据,每天响应来自百度地图用户终端(手机和车载)、行业终端和政府合作平台(出租车、客货车、交通检测设备)的450亿定位请求。它无时不刻地在收集和存储着地图相关的LBS数据,再去分析用户在不同区域的出现时长,挖掘出某个用户的居住地、工作地和常驻城市(准确率85%),再根据位置变化情况得出人口流入流出数据、交通拥堵指数,最终得出城市吸引力报告。百度地图所采取的智能路况采集技术,准确率也是在行业领先,确保数据源本身与真实世界基本吻合。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