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司由低端转型高端,总要经过万般折磨,往往最后也不一定成功,其中缘由牵扯市场环境、竞争状况和自身实力等多重因素,不过其中之一还有所谓的基因决定论,尽管它并不是互联网行业的金科玉律,但事实上越是巨头企业越难摆脱其影响。 比如小米的千元机标签将成为进军中高端市场的阻碍,而联发科的芯片迟迟停留在入门级和低端层次,也让人觉得使用联发科的手机都是中低端手机。实际上,从去年开始联发科低价策略的负面效果就逐渐显现。利润减缩、营收下降,甚至有预测其在今年第一季度可能迎来首次亏损。 不过更大的威胁在于高通。它不仅在高端市场完全压制联发科,而且以价格优惠发力中低端,导致合作厂商皆弃之而去,动摇了联发科的业务根基。这措手不及的打击,会给联发科带来走向下坡路的转折点吗?而国内主流手机品牌弃联发科、转投高通的举动,是否预示着国内智能手机行业的又一次升级? 联发科的断崖式下跌或许近在眼前 长久以来联发科似乎一直备受运气眷顾。功能机时代得益于国内取消手机牌照核准制度,顺利度过了芯片业务的转型期,而智能机早期由于栖身安卓大营,换来了手机芯片市场的新起点,即使是在2012年深受产品性能的负面困扰时,却因为获得山寨机的欢迎从而降低了损失。直至新品面世获得了红米一代的应用,开创性的实现了从1000万到1.1亿的跨越。 联发科从此之后到2016年可以说基本上是顺风顺水,尤其是蓝绿厂的空前成功也意味着联发科的收获满满。 由此可见,联发科的发展似乎总少不了贵人相助,虽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身产品的提升,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沾了不少合作厂商的光,尤其是像当初的小米和去年的OPPO、Vivo。而现在一旦这些曾经的金主转投到了竞争对手的怀里,毫无疑问意味着联发科的生死危局。 这点最直接的证据就是联发科近来的芯片出货量和订单量,据消息称,预估第一季度手机加上平板芯片出货量约1.05亿-1.15亿,智能手机芯片跌至1亿以下,而去年全年的总出货量达4.8亿,其中Q3单季度智能手机和平板芯片的出货量约为1.45-1.55亿,下降幅度约35%左右。 而且在2016年总的智能手机芯片出货中,4G智能手机芯片比例将会达到70%,第三季度高达75%,也就是说智能手机的芯片业务对联发科的决定作用愈加增强,可是如今魅族、Oppo、Vivo等资深合作厂商的放弃,将导致未来几个季度的出货量难有大幅增长的可能。 其中缘由大概可解释为三点。 其一,进军高端市场的产品未面世已失足,这里主要涉及被联发科寄予厚望的X30。有台湾媒体爆料,联发科缩减了对该款芯片将近一半的订单,且不说数据精不精准,单从目前还没有一家知名手机厂商预定X30,就可以看出其目前的尴尬境地。 这其实一方面是受高通835压制的原因,事实证明它的性能不仅远大于联发科的X30,而且首发三星S8已经能说明市场对高通这款高端芯片的认可。另一方面在于台积电的10nm工艺研发进展不良,直接导致了之前犹豫不决的合作厂商彻底放弃预定。 其二,中低端市场上高通通过价格战“降维攻击“联发科,致使其主要市场可能面临丢失。最开始联发科从一个DVD芯片厂商转型为手机芯片制造商,就面临着高通、英特尔等实力强劲的对手,而蔡明介果断避免正面对决、发力价格优势的策略,确实是联发科发展壮大的最佳途径。 不过低价策略的本质缺陷也暴露无遗,就是高端市场可以相对简单地实行对低端市场的打击,而低端层次升级为高端层次却很难。如今,魅族、Oppo、Vivo纷纷采用高通600系列中低端芯片,联发科的优势就荡然无存了。 其三,国内手机品牌研发自主芯片的意识觉醒,从华为到小米、魅族、格力等等,近日来都宣布要自主研发芯片,能不能成功还很难说,不过肯定会有一部分手机采用自家的产品,这就缩小了对联发科的订单。 此外紫光集团旗下的展讯垄断了整个功能机和超低端机的芯片市场,现在又与英国戴乐格半导体研发智能手机芯片,可以说是从后方追赶联发科。总而言之,联发科面临的形势正在转变为前后攻击、围追堵截,形势不容乐观。 互联网产业中有一个较为独特的现象就是,公司的衰败迹象并不是慢慢显现,而是呈现断崖式跌落,越是强大的公司越是如此,联发科今年的业务下降基本是可以肯定的,现在所要考虑的是如何防止这种巨大落差。 面临市场升级,联发科盈利光环之下暗藏隐患 如果说联发科此前的成功在于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那么当智能手机的市场再次升级,联发科究竟还有多少机会?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