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知道,美国前总统约翰·费茨杰拉德·肯尼迪,被刺杀于敞篷汽车上。但未必了解他对自行车的狂热,这位出身望族的政治精英说:“没有比骑车更单纯的快乐”。 对于短暂的人生来说,仅仅活着是不够的,还应该穿越生活;对于城市而言,仅仅看过也是不够的,还应该穿越城市,海明威说,“骑车才能体会一个国家的精华。” 单车成为了中国城市生活的主流方式————这是共享单车摩拜成功的秘密,上线一年,365万单车投放量、2000万日均订单,成就全球最大互联网出行平台。 hello,摩拜 关于趋势的准确答案,隐藏在数据之中。 对于一周岁的摩拜来说,没有比一张近乎满分的成绩单更好的生日礼物了。 过去一年,365万辆橙色的摩拜单车,覆盖了全球50个城市。北上广深蓉等大城市,是摩拜的核心地带,这些城市的投放量都已超过10万辆,而在北京更是超过30万辆。 到年底,摩拜单车将会覆盖全球100个城市。 100个城市意味着什么?第一财经旗下的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去年曾发布了一份报告,评出15个“新一线”城市、30个二线城市、70个三线城市,也就是说,100个城市的目标,未来基本上对中国一二三线城市,实现全面覆盖。 如果把365万辆橙色单车的轨迹链接成线,这条直线的长度长达25亿公里。25亿公里,是个很难被感知的数据,根据测量,地球周长不过4万公里,可以绕地球6万多圈。 其中一些城市,已被单车重塑。四月天,和春风一起穿越成都,成为300万成都人每日天的共同选择,这个人群的数量,开奖,甚至超越了成都的日均地铁乘客,后者只有250万。 基数如此庞大的平台,如何在未来一年内有序生长到100个城市?背后须有一个智慧的大脑,把现在分散的、流动的365万辆(未来可能达到500万辆、700万辆),如同钟表的齿轮一般,严密的纳入一套隐形的游戏规则之中。把无序进化成有序,把混乱进化成可控的唯一方法,就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原本打算“3个月结束共享单车”战斗的友商,在急于求成的冲动和浮躁之下,用平均二三百元的劣质单车大打车海战术。但是,这样的冒进很快遭遇了人性之恶的迎头痛击。大量单车的损坏是第一个不可承受的代价,一辆单车,平均两三个月就彻底报废或者丢失。当数百万辆小黄车如同数百万只蝗虫一般,穿行在城市,不可控不可管,对存量单车的有序管理,以及未来增量单车的扩张,在管理、运维、更换、修护等成本上都变得不可承受。 所有通过偷工减料的捷径获得的规模和速度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另一个成本”。 而摩拜创业之初,就选择了一个看似更笨更老实的办法,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投入研发,上线了全球首台智能版单车,每一辆摩拜单车均配备智能锁,支持GP S+北斗+格洛纳斯三模定位;300万辆摩拜单车构建全球最大移动式物联网系统;并通过行业首个出行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魔方”,搭建了全球最大物联网系统+行业首个出行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 人工智能系统,如同伟大的自然之手,把原本机械的数百万辆单车,组建了一个可以可生长、可扩容的生态系统。 捷径也许能胜在一时,但是要走得更远,必须走好脚下一小步,要仰望星空,必须脚踏实地。 单车,中国人不陌生。 三十年前,数亿“蓝蚂蚁”一般的中国人,骑车上班下班。彼时,地铁和汽车都是奢望,与其说骑车是乐趣,不如说,骑车是一种摆脱不了的生存方式和无法疏离的生活习惯。 但30年后,当中国行驶在汽车轮子上之后,为何自行车在城市里重新点燃了热情?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美国。 在美国,自行车依然有众多拥趸。除了前总统肯尼迪,还有马克吐温,“找辆单车,活着就不会后悔”。美国法律学教授史达尔斯也颇有同感:“忧郁与骑车不两立”。而后来由德国移居美国的爱因斯坦甚至声称,“我是在骑车的时候想到(相对论)的。”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