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你必须做某个决策时,是时间充裕、信息充足的情况多呢,还是时间紧迫、信息不足的情况多呢?只要你静下来想一想就会发现,其实后者的情况多得多。 那在时间紧迫、信息不足的情况下你又是如何表现的呢?是压根做不出决策、还是不敢做决策? 无论哪种情况,本文告诉你怎么破。 来源|YouCore (YouCore) 作者|王世民 你是不是以为,诸如小米、阿里、苹果等,众多大公司的高管们,设定公司发展方向、或者调整公司战略,一定是审慎地分析了企业内外环境和自身资源,然后经过激烈讨论而决定的结果。但事实上,高管们做决策的过程并非如此神圣,甚至大多数时候这些决策的出炉,凭借的可能仅仅是他们的直觉,也就是“猜”而已。 为何会这样呢?吴晓波有一段很精彩的分析: 商业活动就本质而言,是一场面对不确定性的智力博弈,这种不确定性由消费者的潜在心理和未知的使用习惯构成,甚至连消费者自己也对此一无所知。 由于商业活动不确定性的本质,基于确定性和数据建立起来的理论模型往往会失灵,要么让企业决策陷入无休止的论证而错失良机,要么不敢承担风险而固步自封,因此企业高管们很多时候就只能靠“猜”,这种“猜”就是假设思考(其实如果单凭几套模型做做数据分析就可以做出正确决策,企业高管们就不可能拿到这么高的薪酬了)。
1 什么是假设思考? 碰到某问题后,我们一般的思考方法是先搜集与分析资料,然后根据资料顺向推导,最终得出结论。比如我们上学时常做的代数题就是一般思考: 运送29.5吨煤,先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运3次,剩下的用一辆载重为2.5吨的货车运.还要运几次才能完? 一般思考解题步骤: 先用29.5-4x3,得出还剩17.5吨要运 再用17.5/2.5,得出还要运7次 而假设思考是基于少量信息,先快速给出一个或几个可能性最高的结论,再以资料与实验加以验证,逐步修正。依然以上面的代数题为例: 假设思考解题步骤: 直接给出1个可能性较高的答案6次。 代入公式 4x3 + 2.5x6 = 27吨,发现比29.5吨差了 2.5吨 因此修正答案为7次 简单来说,一般推论和假设思考最大的区别就是思考方向性问题: 一般推论从问题到结论,先采集信息,顺向推导,一步到位 假设思考从结论到问题,先预设结论,再行验证,逐步到位 ——引自《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
图片来源:《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 2 时间有限情况下的假设思考 假设思考相较一般思考能更快地找到问题的答案或结论,因此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假设思考会是更佳的思考方式。 比如有3个人5顶帽子,其中2顶红色,3顶黑色,假设你和其他两人在黑暗中各取一顶戴在头上,灯亮后,你发现其中一人帽子是红色的,另一人帽子是黑色的,你能最快说出你帽子的颜色吗? 这道题可以用一般思考来顺向推导,但在你推导时别人可能就抢先了。因此可以改用假设思考,先直接假设1个结论:你带的是红帽子。灯一亮后,立马进行验证:现在另一人是红帽子,如果我也是红帽子,那么应该立马就有人开口了,现在大家都在迟疑,那我肯定戴的黑帽子。 看,用了假设思考后是不是解决问题的速度蹭蹭地就上来了呢。 再看一个案例。 如果公司要求半年后推出一款新手机,你是采用一般思考先进行大规模市场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再设计手机呢?还是会基于已有的信息,先假设出新手机的卖点功能,再找一批种子用户边验证边迭代设计呢? 采用后一个思路是小米,采用过前一个思路的有HP。你买过HP的智能手机吗?我相信有这个“荣耀”的人不多。HP其实曾雄心勃勃地想进入智能手机市场的,花巨资聘请顶级市场调研公司分析全球消费者需求,开奖,可惜的是现今消费电子产品迭代更新太快,最终调研出的消费者需求已是上一年的爆款需求。 3 无法全面采集信息情况下的假设思考 假设思考除了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效果更佳外,很多时候也是不得不采用的思考方式——因为无法全面采集信息。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