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坦承,“聪明如阿里云的BAT的优秀工程师们”,“都觉得这事好象跟互联网没关系,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我们做互联网的,都喜欢讲点击率、转化率、广告等等。但是互联网+更性感的地方,是当它的技术沉到车间里去的时候,和机器的对话发生的时候”。 山景反复强调,上云不是目的,不要为了上云而上云,上云的目的是再下来。 “打个比喻:把我们传统的生产线嫁接成虚拟的神经网络,在线实时感知每个环节的数据,然后通过云上的人工智能,分析、解读这些数据,再发出指令,回写,从云端下架,再落车间。这是一个数据的闭环:起至生产线,上到云上,再回到生产线,这样一个全链度的过程。”他说。 他描绘了阿里云的ET工业大脑去年刚启动研发时,在一家企业落地的情景: “我们第一次拿到的一份数据,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份天书,不懂啊,数字的每一个字段都不懂,隔行如隔山,确实是这样的。” 他们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一是因为这是行业代表性企业,二是大家都在问一个问题,我们的产业在工业4.0的时候,究竟应该怎么干?如果能在全球行业老大身上做出1%的成功,就回答了业界问题,所以开干。而当找到数据后,一一对应之后,一切别有洞天。 “我们固化下来的工业大脑,不会因为工人的跳槽而丧失,也不会因为工人的退休而绝迹于江湖、失传,所以是一个可传承、可进化,而且是永不退休、下班的大脑。”山景总结说。 结合上述具体案例来看,阿里云的竞争力,根本不在单一环节,也不在于纯粹的技术,而在于它借助技术、方案、人力,真正深入现场,深入微观的世界,触达了一个产业与企业的深层。 这在过去的企业信息化案例中,是绝不可能实现的。 案例有些啰嗦,但我们要说,阿里云已经探到了产业的微密之处。就从这点来说,j2直播,至少在中国,亚马逊们甭想与阿里云们缠斗。后者的参与感,只会体现在哪些补充性、辅助性机会。 我们不是否定亚马逊们的竞争力。而是说,云化与ICT的升级,需要融入各个行业底层的旅程,涉及到许多本土化的要求,比如深入车间现场、流程改造、组织管理变革、智力资本匹配,涉及到文化的改造、落地服务,所谓大数据、云计算服务,不是纯粹技术工具,整个服务都是血肉之身。 亚马逊们,怎么可能深入到中国本地企业的深层?它们更多依靠技术、工具平台,依靠太过标准的西方管理思想,想在本土突破阿里与阿里云的整体生态防线,这怎么可能? 这也是刘松对德国“工业4.0”不以为然的原因吧。在他看来,后者有点像“信息物理系统,偏重于自动化,把自动化设备跟信息设备去结合”,但这些东西不是云计算的本质,“真正的制造业,在云上发生的粘性,和IT时代有根本不同”。 他讲出了云计算服务的精髓与动人之处。几年来,太多行业人士从技术、架构、产品角度持续谈论云计算,渲染多多,但恰恰没有对即将云化的企业以及后者的微观运营表达敬畏。 当然,阿里一家不可能吃掉整个云计算市场。它也没有这个能量。就算它自身所能参与的部分,也需要诸多合作伙伴的支持,整体上,阿里云也是以生态方式、开放的平台参与竞争。 截至目前,阿里云已定义出“新制造”、“新零售”、“新技术”等多重完整的解决方案,每个领域都有完整的服务链条,覆盖了培训、咨询、诊断、上云方案、流程改造、应用、新技术赋能、部署、升级改造等方面。 也正是如此,我们也给阿里云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重新做一个定位:它绝不仅仅是一家技术公司,方案公司,而是一家融合咨询服务能力的新型ICT开放平台。而“云计算”不过是它在进一步从阿里集团独立前夜的初期服务形态。 前段时间,传闻说甲骨文可能收购埃森哲。虽然甲骨文做了澄清,但这个动向本身符合一定的产业逻辑。无论是ICT升级,还是全面云化的过程,它们都是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升级过程,会重构各种商业要素,形成不同的流程、结构、组织管理模式。这其中一定伴随着相当深远的组织与管理变革,从而推动阿里云这类云计算企业融入行业咨询与组织管理服务。 本质上,阿里云们未来会与现有的各种管理软件企业发生深刻的融合。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