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面临的挑战是,atv,许多脑机接口项目要靠微电极植入到大脑里面。但Facebook只想攻关“非侵入性”技术,也就是信号是通过可穿戴传感器传输的。 当然,大学和研究人员开发脑机接口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其主要目的是想帮助中风受害者、ALS患者与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恢复基本的沟通或运动能力。比方说,3年前,一位截瘫患者利用脑控的外骨骼来为巴西世界杯开球。一项名为BrainGate的大学协作计划已经开发出了能让人通过设想其麻痹肢体运动来控制计算机鼠标的系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信息学院BioSense实验室正在致力于通过脑电波来识别人,一旦这项技术实现,将会成为终极的个人ID保护器。 尽管如此,甚至研究人员也担心这类工作所带来的潜在伦理问题一些人害怕政府会用来监视思想或者用到审问上。还有人害怕数据会落入到坏人手里。 BioSense 实验室的博士生Nick Merrill说:“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我们还不知道脑数据意味着什么。一旦这一数据泄露或者被错误处理的话,你必须考虑非常重要的隐私问题。”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神经科学的前程序管理经理Chevillet则指出,8号楼的技术并不是想把每一条随机想法都解读出来。它接入的只是大脑当中已经形成语言的部分。他说:“这些是你想要说的东西。”该技术不会担心其他的想法。“那是你的东西。” Dugan把它跟分享照片来进行对比。她说:“你拍了很多张照片,但只选择其中一部分分享出来。” 现在又该如何? 为什么要直接通过大脑说话?Facebook说你的大脑每秒钟可以处理1TB的数据,这相当于同时看完40部高清电影。思考的速度远远超过了说话的速度,Dugan说,相比之下,后者就像是“1980年代的拨号modem。” 换句话说,速度很重要。 一旦这一数据泄露或者被错误处理的话,你必须考虑非常重要的隐私问题。 Dugan认为,这项技术对于增强现实眼镜这样的东西来说是颠覆性的。哪怕是简单如“是”、“否”按钮这样的东西摆在你面前在若干情况下也会很有用。比方说,如果“你想在黑暗中看东西吗?”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是”,系统就会激活夜视模式。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脑子里想着把鼠标移动到“是”按钮,然后想象点击那个按钮就行。 Facebook已经在增强现实方面开始了一场豪赌。本周二,该社交网络披露了一个AR平台,软件开发者通过它可以创建数字化图形,然后叠加到现实图像当中。 至于那个脑机项目,Facebook正在跟60多位来自加州大学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的多所院校的工程师与科学家合作,一起开发这项技术。 其中一些大学利用该技术该开发脑控肢体,但8号楼不想走这条路线。Chevillet说Facebook不做外外科修复是因为公司的使命更主要是跟沟通相关。 Dugan补充说:“我们只是聚焦在让大家更好地进沟通上面。” 此外,尽管扎克伯格传递“完全、丰富的思想”这一愿景属于更遥远的未来,但8号楼的人说进行此类研究是有可能的。 我听见你了 Dugan的8号楼团队还在攻关的另一个项目也很有意思——靠皮肤的振动“倾听”别人的说话并将文字解读出来。 这一概念跟盲文类似,也就是用凸点来代表字母等其他语言要素。但它不需要你用手去摸那些凸起,通过给你的手腕套上一种可穿戴装置,你可以感受到它发出的不同频率模式的振动。研究人员希望,盲人借此能更快地进行沟通。 Facebook的一项测试,受试者通过皮肤感受一系列振动来学习9个单词。 为了试验这种办法,该公司制订了一项测试,让某人学习球体、圆锥体、黑、蓝等单词,并且给这些单词分配不同的振动频率。此人随后将基于振动对单词和短语进行解码,比方说“蓝色球体”。 这个项目的进展还没有脑机接口走得那么远。Dugan说,这个并没有2年的截止完成期限。 Dugan说包括这两个项目在内的所有8号楼项目都是为了让我们摆脱手机作为主要的沟通工具。 她握着自己的手机说:“这个东西已经让我们跟遥远的人建立了联系,但却是以疏远了身边的人为代价的。”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