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反转”再“反转”,这正在成为这个时代信息传播的常态。 这个现象有其令人失望的一面,意味着公众在第一时间得到的信息往往是不准确和不完整的。即便有了这个心理准备,也很难知道到底在哪个时间点,真相会姗姗来迟。 流行的观点把“反转”归咎于新媒体环境,这类批评的潜台词则是,在传统媒体的统治时代,我们曾有过比当下更干净、更可信的媒体环境。 但这可能不是真的。
2 4月7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宣布,《尊严》这篇“假课文”,将不再入选新版的小学语文课本。 《尊严》一文的主角石油大王哈默是一个富二代,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成为了百万富翁。但在中国小学生的课本里,他却成了南加州的一位流浪汉,因为执意用劳动交换食物而获得了镇长杰克逊的赏识。在把女儿“许配”给哈默时,杰克逊说:“别看他现在一无所有,将来他会是百万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相当励志。 《尊严》1998年首发于《涉世之初》杂志,先后被《大众科技》《意林》等多家刊物转载,2004年入选人教版语文教材。在这篇“假课文”流入小学课本的传播链条中,“正规媒体”并没有起到多少理想中去伪存真的作用,相反是不断为故事加以媒体的背书,让更多业内人士信以为真。 起到关键反转作用的并不是媒体人。4月5日,一位中学老师发现了课文中的蹊跷,并在朋友圈里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引发了许多教育从业者的转发和讨论,愈演愈烈,终于传达到了人教社那里。 迟来了十多年的反转——如果没有社交网络,也许根本不会出现。
3 像这样的励志鸡汤,或是“名人机智小故事”,在我们那个时代的课本里并不鲜见。80后印象中的贝多芬对无产阶级饱含感情,会在深夜走进穷人的家里为她们进行免费的音乐表演。事实上贝多芬长期为贵族提供音乐服务,他的许多创作都是献给当时王公贵族们的政治作品。 甚至出现过整个教育界都被一篇假文章深深撼动的极端情形。1992年,中日两国的一些儿童共同参加了一场国际夏令营,一位教育专家据此炮制了一篇没有根据的文章,最早发表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上,题为《夏令营史上的一场变革》。随后经《黄金时代》、《读者》杂志的缩写、转载,广为传播。 这篇稿件中极度夸张的描绘了夏令营期间中日儿童的表现区别,把中国的80后塑造为“垮掉的一代”,并严厉地质疑了中国的教育制度,引发了中国教育界的广泛讨论。 直到互联网兴起后,经由网络BBS上的网友讨论,关于此文的“反转”才扩散开来。我读大学时开始上天涯,当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80后头上那顶帽子是这么来的。 传统时代的媒体归根结底是掌握在极少数媒体精英们手中的,精英们会犯错,甚至也会作恶。整个社会上能够参与传播链条的人,对比今天来说是极度稀少的,j2直播,大多数读者的意见、吐槽都被堆在了报社的公众信箱的底部,难见天日。在内蒙古的夏令营里,难道就没有一个孩子或者老师希望为中国孩子们辩护吗?恐怕不是,只是他们身在一个话语权被少数人垄断的时代,只能保持沉默。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