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成了滴滴意外的敌人,吞噬掉了滴滴大量的短途订单。共享单车会成为滴滴的“破坏式创新”吗?对滴滴的估值、未来究竟能造成多大的威胁? 文 | 杨林 编辑 | 杨轩 一名上海快车司机对36氪称,之前摩拜单车推出免费骑行的一星期,自己和同行们的接单量减少了20%以上。 这种情况在南京这样的二线城市更普遍,一位南京滴滴快车司机对36氪说,从去年年底共享单车大量进入南京市场之后,他发现,“快车的起步价单减少了三成以上”。这还是在冬天寒冷、路面情况不好的情况下。 共享单车公司,看起来也正公开叫板滴滴。摩拜单车上周发布了一份叫做《共享单车与城市发展白皮书》的报告,称共享单车让市民使用小汽车出行的次数减少了55%。这份报告还称,以北京为例,当出行距离小于5千米时, 92.9%的情况下,共享单车+公共交通出行比小汽车更快。 越骑越远的共享单车 人们骑得越来越远了。来自共享单车的冲击力度之大,远超大家的预想。 大家最初以为单车是只是用于地铁站/车站与目的地之间的通勤,最后一公里。比如,企鹅智酷的一份报告曾指出,61.3%的用户单次骑行距离在3公里以内。 但是渐渐地,3公里开始向5公里拓展,随着骑行距离的增加,单车对短途约车构成了冲击。
遍布街头的共享单车在不断争夺滴滴的短程单 “最新数据显示,我们的用户中的绝大部分的骑行距离在3-5公里。”小蓝单车CSO陈怀远说,“共享单车的出现,让滴滴五公里之内的单子受到较大损失。 ” “原来我们说共享单车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的,但现在来看,1到6公里这个区间才是比较正确的。” 另一名业内人员说。 相比最近美团打车在南京对滴滴发起的正面攻击(详情见36氪报道),共享单车对滴滴带来的挑战,可能更触及根本。 “我们做过调研,成都这种网约车单量极大的城市,我们都会重点投放。”摩拜的公关负责人曹国星说。而小蓝单车的CSO陈怀远也告诉36氪,小蓝单车在选择投放地点时,也会向国贸和中关村这种对网约车有较高需求的区域倾斜。 “滴滴自己应该在数据上看得非常清楚,共享单车对它是怎样的一个冲击和影响。”陈怀远说。 单车的“破坏式创新” 与美团打车仅仅局限在一个城市、试水性的举动不同,共享单车的危险之处在于,它正处于订单和资本的双重爆发期。 根据小蓝单车统计,在北京目前每辆车子平均一天被骑行8次;而摩拜公关部负责人曹国星则告诉36氪,在某些城市,一辆摩拜单车一天会被骑行20次以上。“目前看来,投放多少辆车,市场就会消化掉多少辆”,曹国星说。 陈怀远也说,“(用户)井喷式地在增长,用户的增长速度和规模,是我们上线前预期的两倍以上。” 与“苛刻”的互联网专车规定相比,目前共享单车发展初期受到了政策鼓励,暂时还未受到明显约束。“此前成都的城管没收了我们很多车辆,后来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那些车子很快就归还了。”曹国星说,此后摩拜在每一个新进入的城市中,几乎都会得到城管部门的配合和支持。陈怀远也觉得,道路交通对于共享单车的友好程度是在不断加剧的。他发现在天安门附近,目前自行车道的护栏向机动车道挪出了两条车道。 而执法者正在加速对网约车运力的清洗。4月1日,北京网约车新政正式实施,滴滴对网约车司机发出通知,停止对北京三环内非京牌车派单。尚不确定,未来滴滴是否会停止给非京籍司机派单。 对网约车而言,共享单车是不是一种“破坏式创新”?——哈佛教授克里斯滕森那个基于众多案例研究的结论是,市场上低价低质的产品,往往会把相对高价、高利润的产品,一步步逼到墙角。 滴滴与单车,真敌人or假敌人? 可以肯定,共享单车替代滴滴订单的类型,就是短途单。那这对滴滴是要命的威胁,还是无足轻重? 按照两名北京快车司机对36氪的说法,去年共享单车大规模投放前,5公里之内的短程单大概有三四成左右。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