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哪个行业,开奖,老手求质量,新手拼价格,专业的现在越来越贵了,如果你问的价格很便宜,不是你捡到便宜了,而是被新手练手了。这句话放到滴滴身上,就是乘客司机都习惯了平台补贴带来的红利,但滴滴却已经不再拼价格,而是开始最求高质量的服务了,乘客和司机都受不了这中间巨大的差异。 看到过一篇分析滴滴派单逻辑的文章,表示出这样的观点,滴滴之所以越来越贵,是因为滴滴的派单逻辑存在问题,导致其引导了司机的故意加价和接单速度慢。按照该文章的分析,Uber的规则设置得非常简单,几乎没有可以留给个人操作的空间:第一,乘客叫车的动作只按一个按钮,不可以选司机,不可以自己加价;第二,司机接单只需接受被派的单子,不可以挑选单子,不知道单子的细节,第三,派单逻辑完全由系统完成,距离最近是派单的唯一标准;第四,动态加价的价格由系统计算制定,用户只能选择接受或不接受。而滴滴给了乘客更多的选择,例如滴滴只为乘客设置相对宽泛的阈值和对应的少数几个推荐加价额,由乘客自己选择加价多少,并经过多次试错找到匹配。 这种自由选择权看似是一种人性化的设计,但结果却导致了司机的故意加价,承受高价的是乘客。有业内人士认为,滴滴推行的抢单模式看似是一种双向选择,实则是在平台补贴消失后,驱动司机上路的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平台方为了顺应司机端提高收入的要求,对用户需求端的一种价格绑架,变相引导司机不加价不接单或者接单速度慢,拉低了高匹配效率的出行本质。 互联网烧钱是个坑,但是滴滴却不得不跳。不过向提升服务转型显然比烧钱困难的多,滴滴又要经历一次对用户漫长的培养期。对于滴滴平台来讲,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司机与乘客,现在滴滴同时将这两个要素“得罪”了。以至于现在滴滴快车面临的最大问题或许已经不是只是加价问题,还有在高峰期的时候即使加价也打不到车的现象。 滴滴本次的新计费机制究竟能否达到平衡供需的效果,还有待市场的考验。而对于出行方式的探索,不仅仅是滴滴,也包括目前所有网约车平台以及不断后来的入局者在内,都还在路上。而在网约车对出行方式的不断探索中,原来打车难的问题却也有了重新冒头的态势。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