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简单说下这篇文章的背景,联通力推全网通手机,就是手机可以在联通、电信、移动三家运营商中自由切换。但是中国移动一直主推“定制款”手机,就是手机只允许搭载移动的通信网络。这么不便捷用户的事情为什么移动要做?因为行业老大移动想要守住自己在4G网络中的领先份额。 从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大运营商发放4G牌照,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获得TD-LTE牌照,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4G时代。 电信+联通<移动 截至2016年末,整个移动业务通信基站总数达559万个,其中4G基站总数达到263万个,4G移动网络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继续提升。 其中,中国移动的4G基站达146万个。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合计4G基站总数约为117万个。 在4G用户发展方面,截至2016年末: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达到8.49亿户, 4G用户总数达到5.35亿户,全年累计新增4G用户2.22亿户;中国 联通用户达到2.638亿户, 4G用户达到1.046亿户;中国 电信用户达2.15亿户, 4G用户总数达1.22亿户。 中国移动在4G用户规模上取得了绝对领先的优势地位。这看上去似乎很好,再结合中国移动在2016年家庭固网宽带业务上反超中国联通的成绩,用碾压其他两家运营商来形容毫不为过! 行业老大的焦虑感 作为行业老大,中国移动为了保持其领先优势,采取了一系列的组合拳,比如营销层面的补贴策略、超低价的家庭宽带资费捆绑销售、终端补贴等。 由于三家运营商长期都陷于价格战的胶着状态,因此除了价格战之外,中国移动更是从2016年开始强力推进了定制手机(也就是所谓阉割手机)的策略,就是用户不能自由切换运营商,选择移动or非移动。 中国移动是抵制全网通手机的( 注:全网通手机可以在三家运营商之间自由切换),虽然这对用户而言,显然是不便利的。 主推全网通手机的是中国联通,就是为反击中国移动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而强推阉割版手机的策略。联通在价值观上、在道义上挑起舆论,令中国移动的阉割手机饱受非议。 但即便在舆论上不占优势,中国移动一再强推阉割版手机。甚至被爆料说将拿出1000亿的资金来继续补贴手机厂商生产阉割版手机。 据说,中国移动对国内主流手机厂商的主流机型进行补贴,每部手机补贴200-300元。在目前手机厂商整体陷入价格战、出货量和低利润的情况下,出于利益和行业发展考虑,手机厂商也会有所动摇。 为了守住市场份额,中国移动没有选择极大有利于用户的做法,力推阉割版手机。但这不过是中国移动采用的蛮横的市场竞争策略而已,是强者为了把持对上下游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需要上升到道义进行指责和绑架。 宁愿打舆论战都不愿意提速降费的运营商 对于弱者而言,面对强者的蛮横打法,往往都是束手无策的,要么只能忍着,然后不断的通过舆论进行抗议,争取道义上的支持。要么就是积蓄力量,抓住突破口奋力反击。 那么,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而言,如何反击中国移动?根据个人对行业的观察与浅见,有三个建议: 一是坚持既定的全网通手机发展策略,但是在宣传推广上要着力在对用户的价值凸显方面,从网络差异化、对用户的利益等方面强化全网通手机的优势,少从道义层面打口水仗。 二是加大不对称竞争的力度。中国移动从2016年开始,通过极为蛮横的价格资费抢占家庭宽带用户市场份额。但是,从中国移动的收入结构来看,移动业务收入是中国移动的主要部分,其他两家可以加大移动业务的竞争力度。 而且,当前,还有一个更好的理由:深挖潜力,提速降费。当然,j2直播,这其实就是一个斗鸡博弈,多败俱伤,但也是被逼无奈。 三是加大非业务非营销的手段,从而打掉中国移动补贴移动终端的空间。基于将在2018年1月1日即将生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的角度来考虑的,根据这个准则,在收入确认上,对于电信运营商那些涉及流量、话费和终端等捆绑在一起销售的业务时,在收入的确认上,需要结合是否使用了相应的营销手段而花费的代价来调整收入的确认,如果能够按照剩余的价值(总价减去可观察确认的单独售价),则意味着终端的补贴将会直接从可列的收入中剔除,而不是先列为收入,再作为成本费用列支。这就意味着传统的靠营销费用补贴换取收入的做法将失效,从而降低对终端补贴销售的依赖空间。 事实上,运营商削减对终端的补贴,既有营销费用压降的硬性要求,也有这种会计准则可能带来的列收列支的影响。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