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蚂蜂窝在市场中还没有现在的体量,流量远不如如今的规模。2010年公司化运营后,当时蚂蜂窝社区的注册用户还只有10万。为了蚂蜂窝社区的快速生长,陈罡与吕刚绞尽脑汁。 在蚂蜂窝创立之初,陈罡与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吕刚就有意识的用去中心化思路,按小组结构做社区。陈罡介绍,蚂蜂窝一开始就有简单的算法,按照目的地给用户分享的游记做标签,做树型目录,分门别类地存储起来,可以轻易将内容打捞出来。“这是我们做内容电商的DNA”。 公司化运营后第一年,陈罡尝试过所有可能的方式去获取流量。“其实现在许多创业公司掉过的坑,我们也都遭遇过”。 首先是去线下地推。当时陈罡特意飞到丽江,拿着头衔是高级编辑的名片,挨家挨户的与当地的客栈老板沟通,推广蚂蜂窝,希望能从线下引流,结果收效甚微。 发现线下是个坑,蚂蜂窝调转枪头,尝试去做杂志,但对于社区的流量积累帮助不大。陈罡说,虽然说杂志的品质很好,铅字包括纸张翻阅起来确实让人赏心悦目,直播,“但做杂志的效率和用户沟通的方式,其实与大的趋势不一致。” 陈罡认为,无论是线下还是出书,都不是他们擅长的,早期沉淀在社区的UGC内容才是他们的优势。2011年开始,蚂蜂窝就有意识的将核心内容从UGC转向旅游攻略。有了之前人工打捞和算法等手段的积累,将住宿、交通、景点等碎片化的POI信息点分析抽离,集合成攻略。 有了社区的用户、内容沉淀,加上旅游攻略的工具属性,更易传播,带来的流量远比地推更多。而新晋的用户又会在社区沉淀,供给更丰富的内容,形成了正循环。 “蚂蜂窝不是第一个做攻略的,也不是最后一个做攻略的,但是蚂蜂窝的攻略是唯一的众包的模式,就是因为我们立足于之前的社区。”2012年,蚂蜂窝的用户数已经突破千万,成为中国最大的旅游社区。 而在这个阶段,移动互联网红利下诞生的旅游UGC社区、移动攻略也层出不穷。面对投资人,有的创业者是讲旅游社区的故事,atv直播,有的谈攻略的故事,还有的聊情怀,但未来该怎么商业化,没人想清楚。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旅行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了改观,用户获取旅游信息的手段与渠道越来越多。一下子从信息贫乏跨越到信息爆炸,只有短短几年。 陈罡也感受到了蚂蜂窝用户的变化,对信息的颗粒度要求越来越高,对个性化的追求尤甚,单纯的游记和简单地攻略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他们需要的是更加精准的有效信息。”
每个品类的POI都与攻略体系打通 2012到2014年,蚂蜂窝开始尝试将社区里的游记中杂乱无章的酒店、景点、餐厅等POI信息,利用语义分析及数据挖掘技术,转化为数据,做数据结构化(大数据),不断细化、丰富,构建了庞大的POI信息库。 此外,蚂蜂窝还会根据业务数据、用户画像追逐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猜测用户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推荐产品、广告。 “如果蚂蜂窝不在2012年—2014年把旅游大数据搞定,不会有今天。”陈罡对钛媒体记者说,之前的用户是希望游记攻略解决去哪玩的问题,现在的用户可能清楚要去的景点,但需要蚂蜂窝告诉他附近有什么特色餐厅,景点的开放时间,周边的停车场有什么变化等。只有依靠大数据从海量、实时的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才能真正做到辅助决策。 经历了从信息到工具的转变,坐拥着数千万的忠实用户,针对用户的大数据攻略、产品指南也水到渠成,蚂蜂窝离商业化就差临门一脚。 需求与供给对接 消费升级与移动互联网对旅游的改变,不单单是用户的消费习惯,还有供给端。 “2015年是中国自由行市场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陈罡坦言,当时蚂蜂窝在实现数据的结构化后迅速连接交易,是因为从他已经感觉到,整个旅游供应链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自由行市场的供给端在破冰。 其实自由行在2015年前,就已经逐渐成为消费者重要的出游方式。在以往的旅游供应链里,主要供应传统的商旅和传统旅游团。自由行市场中除了机+酒的套餐,并没有多少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