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虹膜识别基于红外线反射原理,三星Galaxy S8正面屏幕上面最左边的那个点就是用来产生近红外线的LED,最右边的那个点是配有特殊过滤器的相机,前者放出的红外线穿透在虹膜表面的正下方,反射回红外线相机,相机就可基于红外线反射产生高度对比的虹膜扫描。 那么问题是:将虹膜信息特征作为密码的意义何在? 事实上,在你知道的这些生物识别方式(包括指纹,人脸,声音等)中,由于虹膜的精准性,防伪性,唯一性,稳定性,让其成为一种更高级的识别方式——从结果上看,相比于指纹0.8%,人脸2%左右的误识率,虹膜识别低至百万分之一的误识率看起来几乎没有任何蛊惑性。 相互错杂的细丝,斑点和条纹,合力构筑了虹膜独一无二的信息特征,让其具备天然的不可复制性,这些动态特性让伪造虹膜这件事几乎不太可能。此外虹膜具有超强的稳定性,人类在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虹膜便终生保持不变,且几乎不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于是各种优越性的相加,让虹膜识别成为不少科幻电影的标配,而欣喜的是,在三星这种科技巨头的带动下,这些技术正在迎来大范围的落地。 颇值一提的是,它自己也在进行技术迭代。Galaxy S8强化了虹膜识别技术,且有评测者指出,就算佩戴眼镜甚至墨镜也能通过虹膜解锁。而在识别路径上,Galaxy S8只需点亮屏幕并“看”一眼屏幕上方就可完成解锁。 毫无疑问,三种生物识别方式,合力构建了三星Galaxy S8的安全体系,并让解锁这件事变得迅捷有趣。 嗯,追溯历史,就像凯文·凯利所言,技术正以“进托邦”方式发展——今天身处的世界总要比昨天美好一些,但麻烦也同样多。尤其是事关信息安全的麻烦,看看吧,在用户身份识别这件事上,我们经历了各种密码和数字证书等方式,有理由相信,身份识别的下一幕将由指纹,人脸和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替代,从而将人类与机器之间的“信任关系”升高一个维度。 不过,最后想说,若真有那么一天,未来的黑客们掌握了模仿人类生物特征的方法,也大可不必慌张,因为那意味着:将脑电波和基因组用于身份认证的时代已经不远了。毕竟相似的故事告诉我们,技术为人们带来的困惑,唯有靠技术本身去解决。 李北辰/文(知名科技自媒体,致力于用文字优雅的文章,为您提供谈资与见识)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