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来,梳理科技进化树与人类的关系,“延伸人类身体”也许是最核心的脉络,就好比电视延伸了双眼,电话延伸了双耳,汽车延伸了双腿,工业文明几乎延伸了人类所有外在器官,而当人类跃迁至信息文明,最欲求不满的器官——大脑,也终于在人类分身虚拟世界时得以延伸。 无论以何种角度,当今智能手机的角色定位都无异于一个“外挂大脑”,在这大约五六英寸的掌上空间,潜匿着每个现代人的社会关系,性格,隐私,甚至是一份真实且完整的虚拟人格,它们是每个人在现实世界的镜像——正因如此,人们对于这颗“外挂大脑”安全性的忧虑也日趋显著。 记得之前看过一份中国中产阶级(也许是对不安全感最有体会的群体)调查报告,在“不安全感”清单中,72.8%的中产阶级认为“食品安全”没有保障,第二位的就是54.6%的受访者认为缺乏“个人信息,隐私安全”——从这个角度,直觉便知,当你与手机共享“秘密”越多,让它正确解锁的方式就愈加关键。 事实上,信息文明诞生伊始,人类便已知晓精准身份识别的重要,也不断发明新的身份认证方式,譬如三星在纽约发布的Galaxy S8同时配有指纹识别,虹膜识别和人脸识别,这三种技术进展最快的生物识别技术。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除了可以预期的提升安全指数,三位一体的识别方式,也能让解锁手机的姿势变得迅捷和有趣一些。 这当然也是对未来趋势的的迎合。受过科学训练的人都知道,理论上,不管多么复杂,随着计算能力的指数级提升,密码都不再高枕无忧(6位密码和10位密码在电脑眼中处于同一难度数量级),人们必须在系统层面增加安全性。目前看来,最大可能性就是生物识别的大范围普及。 所以说,拆解上述不同的智能手机解锁方式,也许可以窥见人机交互的未来一隅。 指纹识别与人脸识别 先来看普及度最高的指纹识别。 最近一段时间,产业界似乎达成了某种共识:用户对智能手机的要求正趋向于“机身可以小一点,屏幕尽量大一些”,颇具视觉冲击力的高屏占比成为价值光环。于是我们看到,三星Galaxy S8后置了指纹识别模块,以此换得正面一块抛弃了Logo,“返回”和“多任务”键,屏占比高达84%的惊艳外观。此外与前代产品相比,技术进步也让S8拥有了更快的指纹识别速度。 不过关于识别模块位置,也有人担心会误触和弄脏镜头,其实S8的指纹识别与Galaxy S7 edge的心率识别传感器位置相似,稍加习惯之后基本就不会有误触的可能。 事实上,值得一提的是,Galaxy S8屏幕正面底部虽采用虚拟按键,但导航栏部分的屏幕支持压力感应,这种震动反馈充当了实体 Home 键功能,这样的话,尽管已深入人心,但指纹识别其实不是“必须”的,用户按压底部屏幕,亮起后可以通过虹膜识别进行解锁,此外Galaxy S8 还增加了通过前置摄像头的人脸识别功能,解锁速度甚至比指纹还快。 这就得说到三星S8第二种解锁方式:人脸识别。如上所述,长按熄屏或锁屏状态下的虚拟 Home 键,就可启动前置彩色虹膜摄像头来进行面部识别并解锁。 要知道,不同于一般的图像识别,直播,人脸识别并非易事。常识是,人类脸部结构存在极大的相似性,且表情易变(人类自己觉得容易,atv,是因为由于祖先族群内原始的协作需求,大脑从上百万年前就演化出了识别人脸的能力),但机器必须将人类的直觉转化为数据分析。简单来说,它要实现人脸检测——根据眼睛,眉毛,嘴巴,鼻子等器官特征和几何位置关系检测人脸,以及将待识别的人脸特征与已得到的人脸特征模板进行比较,从而用来认证。 三星Galaxy S8就具备这种能力,而这只是通往主屏的一种比“滑动解锁”更迅捷和有未来感的路径。换句话说,这种更快更有趣的解锁方式,是一次让概念落地的过程,就好像某位网友所言:“用户一直在为iPhone制作概念机,而三星则一次次将概念变为现实。” 技术的进化 最后来看更具科幻感的虹膜识别。 当然,虹膜识别的理论认证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并于90年代起实现商业化落地,目前在不少机构都已小范围应用,如今遵循着与计算机和互联网等颠覆性技术的相似步伐,虹膜识别也正在从特定领域推广至普通消费人群之中——而可以肯定,作为目前人类最重要的计算平台,智能手机是普及虹膜识别最好的载体。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