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ID:non-exist-FAA 编者按: 对人类科考而言,登天和下海一样困难。没有鹦鹉螺号和千年隼,我们该如何接近那片深蓝的未知?“中国最擅长制造望远镜的人”崔向群和中科院海洋研究专家潘锋,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两位科学家写给星星和大海的“情书”,由“叶文洁”扮演者张静初和12岁铁杆科幻迷熊子嘉念给你听。
写信人:崔向群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国南极天文中心副主任。负责研制成功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 朗读者:张静初 演员,《三体》电影中叶文洁的扮演者
“ 100米,100万米,100亿光年,黄铜凸透镜进化到哈勃望远镜,面对天空,我们永远嫌自己站得不够高。 中国科学家的下一目标是南极。在建中的2.5米昆仑暗宇宙巡天望远镜和5米冰穹A太赫兹探测器,观测视野更广、波段更宽。南极天文中心副主任崔向群相信,它们将在冰盖至高点巡视银河,打开地球上观测宇宙的又一双眼睛。 ”
《给南极天文台的一封信》 20年或30年后的南极天文台: 我从没想到,自己会在三月北京春风拂面的晚上,给一个尚未奠基的“你”写下跨越时空的“对话”。不过,理论上我可以算是中国最擅长制造望远镜的人之一,那么谁又能更擅长仰望星空呢? 20年,也许是50年后,atv,如果全球变暖没有继续恶化,那么南极的天空应该还像今天这样,宁静、透明,背对浩瀚星海,远眺茫茫冰雪。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那时的你已经从地球上打开了不止一个观测宇宙的新窗口,是光学和红外?还是太赫兹?又或者是毫米波? 12年前,中国科考队员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震动了国际天文学界,我们欢呼雀跃。“应该把中国的望远镜架到南极去!”我是如此兴奋,在仰望星空的人群中,中国人坐回了前排。 12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离成功仍很遥远。极寒条件下实现无人观测,这对观测设备耐寒、去霜、自动化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为了你,很多科研人员一年年往返南极与中国大陆,面对的很多问题都是天文观测的第一次。他们是在“开路”呢! 我想起一位外国女作家的一句话,“如今逗乐我们的一切都曾是某种危急关头”。比如说,当年我在欧洲南方天文台遇到瓶颈时,老师对我说,这是基础研究必经阶段,一定要熬过去。后来我回国带领LAMOST团队,我经历过困难,遭遇过质疑,在最为痛苦的攻关阶段,我告诉大家困了喝咖啡,睡不着吃安定;还有就像寻找引力波过程中经过如此长期执着坚守,有多少顶尖科学家因此被质疑,直到LIGO真的听到了那一声宇宙的涟漪……所有成功前摸黑的横冲直撞,给你带来的痛苦有多大,未来的快乐就有多大。所以,我希望现在我们所经历的一切,未来都能被你当做逗乐自己的段子。 我们正处于一个最好的时代。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对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这对你我都是利好。中央提出“四个自信”,我们科学界也要自尊、自信、自强。唯有如此,民族才能崛起。 如果你不到南极,那么你只能上天了。我信心满满地对很多人说过这句话,因为,所有对未来的不确定里,你是我唯一的笃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极天文中心副主任 崔向群 2017年3月
写信人:潘锋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所副所长。主要从事海洋声学技术研究,包括声纳系统设计、结构设计及工程实施。 朗读者:熊子嘉 12岁铁杆科幻迷
“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