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的步伐还算轻快。在原有微信商城系统的基础上,团队做了套点餐系统,成立粤生活。用户关注微信号、线上下单,由商家接单后负责配送,货到付款。 谭小平成了广州外卖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地推团队守在地铁口,让路人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当时,扫码送一瓶矿泉水,大家都很乐意。” 平台上线第一天,团队收获了300订单。订单量达到5000单时,商家便主动上门寻求合作了。 2014年,团队进入广州大学城。3月,美团、饿了么进军广州,第一站即瞄准了大学生群体。 竞争开始白热化。这场补贴大战里,后两者一边融资,一边烧钱,用户20元点餐,光返现就有一大半,市场变得异常热闹。但粤生活却逐渐被遗忘,微信点餐系统门庭冷清,成了人们吃饭时的“小透明”。 订单量一路下滑,从几千到几百到一直到零。谭小平知道撑不下去了,他从来没想过创业可以拿别人的钱,没想过去跟投资人讲讲商业模式,人家就会给钱。 那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感受资本市场,烧钱大战下,粤生活完全没有反击之力,落寞退场。 2014年12月13日,办公室清场,谭小平孤独一人,往日热热闹闹的几百号人仿佛还在眼前。
◆如今,1号生活又有浩浩荡荡百来号人了。 商超仓库再起步 那天下午,他跑去做了场分享,关于创业失败案例,中大创投CEO郑贵辉坐在台下。 会后,他找来谭小平,“你可以试试以社区作为突破口,我们会支持你”。 谭小平当即决定试试看。粤生活关门4天后,他便与两位合伙人合计从社区商超外卖切入创业。 三人在广州的猎德小区租了套房,并与小区便利店商定,直播,由三人免费提供收银系统,以及外送服务。 谭小平将外卖系统改了改,提供给便利店店主,消费者在家下单后,三人轮流值班,将物品送货上门,一切服务完全免费。“那时候,就整天竖着耳朵听手机响,滴的一声,需求就来了。” 这样做了三个月,团队逐渐摸清了社区便利店的需求。他们一边完善系统,一边着手建立仓库,将外送由面向消费者转向了面向便利店提供货品。
◆ 1号生活服务社区便利店 往上游踏一步,进入供应链环节,意味着模式相对较重。谭小平倒觉得反而是个壁垒,“以前模式轻,竞争者涌进来后就是拼钱多,很容易死掉,模式重点靠谱”。 他也学会了借力资本市场,2015年,1号生活共融资四次,金额约3000万元。 刚开始,团队从城市经销商、分销商那里拿货,再送货给社区超市,价格比店主直接拿货降低3%~8%。 2015年年底结算,团队月流水几百万,但整体下来亏了3000多万。“为了获取用户,我们100元拿货,90元给店主,再加上研发系统,贴了不少钱。” 2016年,团队开始大规模建仓,仓库覆盖周围3~5公里约400家便利店,1号生活从仓库取货,为店主送货上门。 融资7800万元 至去年7月,仓库数量达到10个,1号生活的订单量足以支撑团队直接从厂家拿货。原有的厂家到经销商到分销商再到店主的模式被简化为厂家、仓库、店主,从而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30%的物流成本。
◆1号生活仓库一角 前端开始盈利,但后端仓储管理依然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去年10月,谭小平启动A轮融资,完善仓储系统。 与合力资本第一次沟通是在10月18日,电话会议之后,合伙人张总周末便飞来实地考察。 他花了两天的时间体验购买流程,跟着团队跑仓储、跑物流。一番调研之后,融资顺利敲定。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