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断一: 朋友是某跨国公司高管,开着一辆奔驰上下班。某日,他告诉我,开通滴滴顺风车了。我一惊——他这样的金领为什么还跑顺风车? 他解释道:平时开车上下班,一趟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碰上堵车则所需时间更久,有时感觉极度无聊,是典型的“路闷一族”。 为了破闷,他开通了顺风车,接单主要有两个条件:一、美女,看着养眼;二、跟自己所处的行业相近,有话题聊。 他笑着跟我列举了顺风车如何“一箭三雕”:一、路上不再感觉烦闷了,有时甚至有点渴望堵车了;二、每天能和不同阅历的白领丽人聊天,真是人生一大快事;三、关键是美女陪完聊后还给他付钱! 片断二: “刚才扫了五辆车,没有一个能用,真是无语了。”这是前两天笔我在朋友圈中看到一位朋友发的牢骚。 他感叹说:“共享单车本来是很好的事情,可是看看现在,乱停、私自上锁、弄坏车牌等等,简直无所不用其极。人究竟会有多自私?” 近日,更有网友自发组织志愿者,进行“猎人”行动。他们狩猎的对象不是动物,而是违停的共享单车。把共享单车从小区、地下停车场里“解救”出来,猎人们将这套流程称之为“打猎”。 片断三: “你们大老板发钱了吧?”在公司所在大厦的电梯里,正好碰到了负责这片区域的顺丰快递员小韩,我好奇地问道。 “发了!我们每个人都有,最少的1880元,老板总共发了十几个亿。”小韩回答道。 小韩亦如笔者有限接触的其他顺丰快递员一样,给人感觉朴实、少言,这也是顺丰老板王卫传递给外界的感觉,但难得的是,相比其他快递公司,顺丰让我们这样的客户在无形中逐渐形成了更专业、更可靠的感觉。 “你知道去年北京那位被打的顺丰快递员吧?他这次被邀请和老板一起去敲上市的钟了。”小韩今天的话明显多了,笑容中带着一股发自内心的自傲。 他甚至爆料:“我们老板后来还给了他20多万做慰问……” 上述三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无疑都是近年来最热点的产业新闻之一,而其中有两件是和共享相关的——共享经济模式先后渗透入交通出行领域,对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对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作为产业经济研究者,在继2015年研究人工智能领域并出版了《智能爆炸:开启智人新时代》一书之后,笔者又将研究重点投向了正兴起的共享经济,前后实地调研了像滴滴出行、WiFi万能钥匙、猪八戒网、在行、河狸家、e袋洗、小猪、开干、约单、黑白校园、微课网、三点一刻、皮影客等20多家共享经济模式创业的公司及其创始人,另外还约访了这些企业的一些投资人和平台上的行家,在费时一年左右时间后,《创业3.0时代:共享定义未来》一书终于于2017年2月份正式出版发行了。 在此书出版后的短短一个多月内,笔者就通过各种方式接到了很多关注此领域人士的关心与寻问。 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其一、创业3.0到底指什么?创业3.0时代到底是如何定义的?其二、共享经济真的能定义未来吗?还是昙花一现? 我们对这两个问题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探讨,最后决定写一篇文章来系统阐述我们的一点想法,权当抛砖引玉。 一、40年历经3个创业时代 肇始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开放,atv,至今已经近40年。据我们的观察研究,在这40年中大概经历了三个创业时代:创业1.0时代,大概在1978年-1998年左右;创业2.0时代,大概在1998年-2012年左右;创业3.0时代,则是从2012年左右至今。 而上述三个创业时代的划分,主要是建立在消费人群变迁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来不同的人群消费特点,大概可以分为:一、无直接消费能力、消费心理不稳定、消费行为完全被动的儿童消费群体(0-12岁左右);二、无直接消费能力、消费心理开始活跃而多变、消费行为开始从被动趋向主动的少年消费群体(12-16岁左右);三、消费能力逐渐增强、消费心理趋向稳定、消费行为主动强烈的青年消费群体(16-40岁左右);四、消费能力很强、消费心理稳定、消费行为主动理性的中年消费群体(40-60岁左右);五、消费能力未减但消费欲望减弱、消费行为更加冷静沉着的老年消费群体(60岁以上)。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