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FC 时代的《影子传说》、GBA 时代的《牧场物语》到现在手头上这台 Switch《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我已经数不清任天堂给我带来了多少的快乐。 在发售 2 周后,面对黄牛疯狂加价 1000 元的残酷现实,我依然选择入手。原因无他,只希望能从 Switch 身上找回以前玩游戏的那种快乐。
说实话,我是非常兴奋和激动的,因为 Switch 真的是我盼望了非常久的一部游戏机。 而此前,关于 Switch 的文章我们已经写过几篇了,atv,如果你对 Switch 了解甚少,欢迎关注爱范儿(微信号:ifanr),回复关键词 「Switch」获取相关文章。
由于前几篇文章已经详细得介绍了 Switch 一些功能特性,这里就不赘述,单纯分享以掌机形态在上手 Switch 后的一些主观体验。 大边框,硕大的外形,只是它不被理解的一面 相信第一眼看到 Switch ,很多人跟我一样,对于这个能跑马的边框心里总会留下一个不完美的疙瘩,毕竟在一个连智能手机和电视都如此窄边框的年代, Switch 大黑边就好像是几年前的游戏机。
(相比 New 3DS LL ) Switch 分为左右两个 Joy-Con 手柄和主机三部分,通过金属滑轨连接。实际的体验中,在拆这个环节上,还不是很顺手,滑轨感觉稍微有些涩;不过在插这个环节上,Switch 有着微妙的体验,在手柄插入主机后,屏幕会出现相关的交互图案,并且扬声器会发出咔哒一声。
另外,Switch 少有的搭载了目前最新的 Type-C 接口,但它的充电速度完全取决于 Type-C 线材和充电器。我曾经用一根 Micro USB 套 Type-C 转接口充电,半小时只充了 11%,一个小时只充了 20%。
不过,说回外观,Switch 整体造型还算比较规矩,不会像以前 NDS 和 3DS 那么奇特,起码这样看来 Switch 还像一台正常的游戏机。 但它身上还有一些奇特的设计,比如顶部那个能看到散热铜片的出风口算一个,当你玩游戏的时候,你能感觉到出风口轻微的呼呼声,甚至当你把手放在 Switch 的出风口时,都能感觉到一股微微的热风,然而这并不影响游戏体验。
这样的设计其实也很容易理解,毕竟 Switch 更像是一款“被拍扁了”的家用游戏机,只是在兼顾性能和便携这两点中,任天堂做了妥协。 但无论是为了迎合大屏玩家的喜好,还是为了堆砌更高性能的硬件,不管是哪一个理由,Switch 硕大的机身,笨重的造型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缺点。这也让 Switch 比较难藏于裤带之中,你可能需要另外购买一个保护包来放置它。
同时 Switch 的重量稍微有些沉,无论是比起自家的 New 3DS LL 还是索尼 PSV ,它的重量都要更重一些,以至于在地铁里,当我从背包里掏出这台 Switch 把玩的时候,依然觉得有些笨重和些许不便。 好在, Switch 以掌机形态,握在手里,配合左右两个带 HD 振动的 Joy-Con ,玩起游戏来确实有一番“迷之感受”。手感依然还好,就初步印象来看,算不上最好,但也算是目前所有掌机中比较优秀的一个了。
既然说到手感,那我们就来谈谈 Switch 的按键布局, Switch 左右两边都配备了一个摇杆和四个常规按键,只是键位有些不同而已,摇杆的手感既没有 3DS 那样扁平,也没有 PSV 那么松垮。
顶部配备了 L/R + ZL/ZR 按键,其中 ZL/ZR 的按键面积是比 L/R 按键大不少,但正是这样,在游戏中,你往往很容易忽略 L+ R 两个按键,因为他们的按键面积实在是太小了。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