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领域中国的市场和美国差别其实不大,从时间、技术、市场角度来看中国的智能家居也会很快发展。但中美的使用场景是有差别的的:美国的智能家居产品使用场景是中产阶级的大客厅,中国的中产阶级对智能家居产品的使用场景是一个100平房子里的狭小空间,是三代人同一间房。 我们认为中国的家庭最需要沟通,尤其是视频沟通,因此我们切入智能家庭陪伴机器人,视频通话机器人。从市场来看消费者是接受的,现在的问题是规模化、商业化、产业化,如何降低成本让更多人体验到。 人工智能产品现在一要小而精,找准一个痛点,化繁为简;二要符合消费者基本认知和需求;三是在销售上多研究,来提高商品化效率。
蓦然认知创始人兼CEO 戴帅湘——技术突破是智能家居市场的基础 蓦然认知做纯粹的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话即应用,在语言语义上为智能家居产品提供底层支持。 现阶段对企业来说打磨产品是一回事,另一方面想要发展在技术上一定要有突破,没有技术突破无法生存太长时间。另外外国智能产品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他们进行了长时间的市场教育来让开发者进入平台。中国在这个方面才起步,但这种平台的诞生会很大促进智能产品的发展。 对于人工智能对智能家居的作用,智能家居的智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套非常好的交互式决策算法。
海康威视副总裁 蒋海青——国外的设备把用户的胃口抬高了,现在需要技术突破去填坑 人工智能现在很热,但是仍然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其能力都是限定在非常专注的领域。一旦面临开放性的场景,人工智能会面临巨大挑战,无法满足消费者体验。国内智能音箱卖得不那么好的一个原因是国外的设备把用户的胃口抬高了,现在需要技术突破去填坑。 我们会逐渐导入语音视频方面的技术,不过现在的阶段仍然是把人工智能的技术用在一个具体的小范围。 人工智能是一个综合技术,不是某一个方面的。不仅要需要算法,也需要硬件技术。除了这些技术还有供应链和营销方面。
Broadlink创始人兼CEO 刘宗孺——Alexa不应被神话 Alexa卖得好,一个方面是花了很多力量推广。当然它的某些技术也是很强的,但是仍然无法满足人们的预期。语音识别存在场景局限,在特定场景才能实现比较高的识别率。 另一方面远场拾音技术我持保留态度,噪音干扰下它的可靠性仍然不高。我们的解决思路是大幅降低语音收集设备的成本,到几十块的程度,让语音设备无处不在。这样可以绕开远场识别的问题,把所有的语音都变成近场的。 现在的人工智能就是一个工具,会越来越标准化,今后也会推广开,不用拔高。人工智能要做好一是要海量数据,二要确定的规则。 人工智能结合IOT一定是产品升级与消费升级的未来,它们联合起来,可以解决消费者的痛点。 以下为圆桌讨论的演讲全文: 张国仁:请各位嘉宾对着名牌就坐,让观众也能更好的认识到大家,因为这确实是本次论坛阵容最大的一次。首先这是我们最后一个环节,本次峰会的最后一个环节,很感谢坚持到现在还在聆听的观众,这也是第一次到上海来举办千人规模的大会,说实话有一些诸多的不顺,演示有一些小的瑕疵。但是看到大家坐到现在也特别的欣慰,感谢前面那两位圆桌的主持人两位投资界的美女进行了两场非常精彩的智能出行和人工智能的对话,不过我相信我们这一场智能家居也会很精彩。刚才大观舞台他们是按照时间收费的,所以我们要节省时间。下面进入我们的互动环节,在座的也都是老朋友了,应该说上午的环节是大咖比较多,下午为什么大家能够这么沉静的来去听大家的分享和圆桌的讨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云集了很多智能产业相关的创业新秀,这里我第一个问题就是想问大家人工智能应该说虽然智能出行、智能赛道很高大上,我想请智能家居产业链的几位代表们谈谈智能家居和人工智能的关系是怎样的,各位又在当时从事了怎样的角色。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