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商业理念引导的产品制作,宁愿把资金投入大牌明星和广告营销上,也不会真实地按照原著还原复杂场景或者在细节上精致打磨。所以影视行业近几年涌现了太多粗制滥造、投机取巧的作品,而《孤芳不自赏》的抠图事件恰恰将这种本末倒置的商业化套路影射到极致,也一再刷新了明星行业基本职业道德的下限。更讽刺的是,这种电视剧居然在网络播放量上进入了“百亿级别”,除了数据造假实在找不出合理的理由。 其二,原著涉嫌抄袭,却丝毫不影响影视剧的火爆。《花千骨》、《锦绣未央》甚至是近日大火、口碑不错的《三生三世》都在上映之时被牵扯出抄袭的问题,而且据说现在已经进入了司法程序。但是这种违法事件非但没有引起观众的反感之情,反而以毫不在意的态度继续追剧,也是间接纵容了此类事情的扩大。有很多网友表示,不管小说是不是抄袭,改编为一项不错的影视剧,娱乐了观众,这种结果就是好的。 事实上这种想法毫无逻辑可言,假设抄袭所承担的风险和损失远不及其所带来的回报,纵容这种做法的后果只能是原创精神毫无用处,网络充斥着相似情节、人物和元素的小说,经由这些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又能有什么新意呢?当改无可改,编无可编,这种潮流趋势难道不会逐渐衰落和覆灭吗? 其三,口碑和收视率不呈正相关揭示了粉丝经济的畸形和盲从。口碑扑街但网络播放量和关注度高,是去年IP改编影视剧的总体状态。这种本应该呈现正相关、却远没达到正相关的联系或许只能用两个原因来解释,j2直播,一方面是数据造假,以《三生三世》为例,250亿的播放量意味着平均一集的点击量是5.17亿左右,而我国的网民总数约是7.3亿,10-39岁的网民占总量70%左右,即5亿左右的青壮年人群。就这部剧的主要受众人群来看,不得不说这个比例有些过高。又或者是说众多粉丝看了不止一遍,才会产生如此高的播放量。但是与这个数据相反的是,该剧在豆瓣上的评分才6.3,甚至不如同期播放的《大唐荣耀》。 另一方面,造成口碑和播放量不甚贴合的原因很可能是粉丝的追捧。这也是影视公司愿意付出高昂演出费的缘故,借由偶像明星的大量粉丝群获得收视率的保证。但是这种保证目前来看,正在逐渐削弱,例如被给予厚望的《盗墓笔记》系列、《青云志》等,即使是集结了当红的“小鲜肉”明星,最后也是被批的体无完肤,尤其是整个编剧不仅没能承袭原著的风格,反而以面目全非的形式偏离了原创。 总之,真正的良心剧绝不是靠着IP取胜,这个道理现在逐渐清晰,可惜在商业利益面前似乎依旧被忽视。 大IP成于粉丝经济,可能也毁于粉丝经济 大IP从诞生之初转变为影视剧、游戏等衍生品,任何一个过程都离不开粉丝的支持,甚至说IP改编的初衷都是为了利用其既有的原著粉,通过获得这部分人群的支持进而扩大影响。只是他们最初可能是最具期待性的一波人,到最后也极有可能是最失望、最痛恶、最影响观众口碑的一部分人。 去年多部改编影视剧的扑街,大部分就是由于编剧不仅没有以新的形式塑造原著的精髓,反而随意篡改情节,导致人物关系混乱、形象受损,这极大地伤害了粉丝对原著的忠诚度。本来推动影视剧的强心剂最终成了决定口碑的“黑粉”,不得不说这既是商业利益的牺牲品,也是利益考量的结果,因为影视公司在原著IP和明星IP之间选择了后者,这也是为什么明知尊重原著更能获取口碑,反而选择迎合明星粉丝、放弃忠实的原因。 虽然不少电视剧都是凭借偶像明星的粉丝效应迈进了“百亿俱乐部”,但应该看到这种效应因为其内在脆弱性正在逐渐缩小影响力。影视剧的造星功能众所周知,如今众多当红偶像几户皆是凭借一部成名之作或是某个人物形象的塑造而获得粉丝的认可,进而通过公司包装和形象设定扩大影响力。但是也不难看到这种基于一部剧的大热所支撑的形象和聚集的粉丝,如果长时间没有过硬作品加持,就会随着热度的逝去而逐渐被取代。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