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是人类辅助进行价值创造的中间过渡物,其最终的价值实现必须是要传递到生产实践中,去知道真正的价值创造,而这一个过程才是知识价值变现的真正战场。 以当下而言,这就是创新创业的过程,也就是知识和认知价值实现的过程,或者说是检验知识是否货真价实的过程,这一点或许都没有被我们讨论过。 罗振宇变“坏”是谁的错? 本来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价值链,罗振宇却只选择了其中的一个环节,也是最为轻的环节,知识出版领域,用其特有的方式方法进行演绎和传播,绕开知识教育中落地的将知识内容装进用户大脑,让每个受众走出“舒适区”进入“恐慌区”的过程,“蜻蜓点”水式的做法就已经收获颇丰了。 这或许就是罗振宇牛掰之处,也是其最“坏”之处,所谓的“坏”就是避重就轻,站着把钱都赚了,让那些以其为偶像,以其讲述的所谓知识为“社交货币”的焦虑的人很“爽”,不去遭受跨越知识学习“恐慌区”的“苦”,让本来就应该“不爽”的过程变得很“爽”,是个大“好人”,满足了用户的体验的优良,却无疑未被了用户的最终诉求,是十足的“坏”。 或许根本就不是罗振宇一方的“坏”就能够解释这一切的,也许事件的事情本来就是如此,社会上如此这般的人之众多,又能够怪罗振宇多少呢? 从罗胖到咪蒙到新世相,很多时候利用的是人们投机取巧抄捷径的心理。这其实也是商品经济社会最主要的心理特征,你付出一点钱,我帮你“快速解决”一些问题。你愿意掏钱是因为:1. 这些问题挺严重的;2.解决起来也挺麻烦,有没有快一点儿的办法? 你这人缺乏内在的贵族气质?没事,买LV的包啊,你就有了。 你没办法耐下性子好好读书?没事,买罗胖的产品啊,你立刻也是读书人了。 你没办法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文艺?没事,参加新世相的活动啊,你马上就文艺了。 你没办法好好谈一段恋爱?没事,花钱也可以和学生白领教师空姐网红…… 你没有内在自信?没事,读咪蒙啊,你立刻就打鸡血了。 你感觉活着没啥意义?立刻参加xx的xx活动,就有仪式感啦。 …… (以上引自辩手李慕阳的文章《知识付费的几个坑,罗胖们想好了么?》https://www.huxiu.com/article/184534.html) 以上这种焦虑人群的大量存在,又怎么不催生一群“坏人”出现,先将这群人满足了呢? 我们有评论当下电信诈骗案的一句经典话语,这个社会,“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了”,或许在知识消费领域,也同样适用,那就是,“焦虑的人太多了,坏人不够用了”,于是就有了集大成者罗振宇的出现。(完) 2017小目标 每天800字,坚持365天,或许就是好好活着的最好明证,今天是这个小目标达成的第34天,倒数331天,有意见证者请加微信:dog20150813。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