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请来了北岛,和大家一起读诗歌,不知道是不是个好生意,但确实都是些好诗。 文 | 韩洪刚 中国互联网界令最多人揪心的公司,恐怕非豆瓣莫属。如今和朋友聊到豆瓣,绕来绕去总会回到两个问题:一个是豆瓣什么时候赚钱,一个是豆瓣什么时候倒闭。本来是阿北最应该操心的话题,如今成了上百万用户的接头暗号,他们可能是豆瓣的用户,起码曾经是豆瓣的用户。 豆瓣是个慢公司。五年前这话还是褒义词,是说豆瓣始终先关注用户价值,注重长期利益而非短期利益。但现在豆瓣已经成了慢一拍的公司,无论卖电影票还是做电商,始终没能成气候,虽然曾经一口气推出了五六个 APP,但最终还是错过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移动互联网毫无疑问改变了生活,改善了地铁乘车环境。以前地铁上的人,多数都在打瞌睡,区别只是坐着还是吊着,只有偶尔几个在听听 MP3 或者看看书。而如今,手机里能装下一整个互联网,里面有“用我无端宠溺,免你半世流离”,也有“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低着头戴上耳机,精神便从地铁这个沙丁鱼罐头里抽离,钻到另一个精神角落里。 感谢移动互联网,我们不但有了地铁音乐,还有地铁游戏、地铁电视剧,如今豆瓣又推出了地铁诗歌。 这两天豆瓣上线了“豆瓣时间”,这是款内容付费产品,现在只有一个专栏,是北岛主持,请来他的朋友西川、刘文飞、欧阳江河等诗人和诗歌译者共同朗诵和讲解 51 首中外经典现代诗。订阅价格 128,与这些人的地位相比,实在不算贵。 因为互联网上的信息太多,于是为知识付费成了新的趋势,微信也跃跃欲试,要推出付费阅读,一众人摩拳擦掌,试图在这个内容的黄金时代撸起袖子加油干。 然而,在这个黄金时代,我们究竟创造了什么黄金内容?《致贱人》? 或者我们换个问法,在这个黄金时代产生的内容,究竟有多少留下来,留到下一个时代? 这是个过于理想主义的问法。微信公众号上的一种大 V 只需要关注阅读数后面有没有出现一个“+”号,这数字代表着打赏收入,代表着比打赏更多的广告收入。因此,只要读者能留下来,内容哪怕留不到明天也行。 于是写作技巧,从先前的起承转合,变成了如今的撩拨煽动,从先前的皓首穷经到如今的追赶热点。也正是因为过多这样的内容,才需要通过付费作为门槛来筛选,也就是如今的知识付费。 不过并不是说付了费,就真的学到了知识,最多只是让你知道门在哪里,而对更多的人来说,是满足学知识的欲望,制造一个幻象,让消费者觉得走出地铁,就可以着手准备成为 CEO 的事情了。 与地铁音乐类似,这些也可以统称为地铁知识,直播,是在消费主义时代下的功能性产品,只是一个没有明确内涵的符号,看起来是知识,其实只是听个响而已,而且听得多了,脑子便成了其他人的跑马场。 知识付费提供的内容应该是通往知识的桥梁,atv,并不能成为知识本身。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但更多的这类内容却假装自己就是鱼,一些人付了费,便以为自己学到了知识,把谈资当成理论,甚至以为自己已经实践过了,于是最终下锅吃到肚子里的,不过是容易便秘的竹子。 相比之下,豆瓣时间这个地铁诗歌要更好一些。诗歌的死亡是最近二十年里反复讨论的话题,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绝大多数还是二三十年前的诗人,其他诗人想要走入大众领域,总得有个能够撩拨煽动的标签,比如去世,比如“脑瘫”。 但也正因为大家觉得诗歌没什么实用价值,所以诗歌反而不会成为编织消费主义幻梦的工具。也正因为诗歌已经凝固成经典,所以消费主义不会损害其价值。诗歌指向的是精神深处,指向的是现实之外的世界,十号线上太过吵闹,诗歌能更容易把人拖入另一个世界,但不会给人留太多不切实际的念想,最多只是更加怀念诗和远方,怀念 80 年代——这种想法不会有持久伤害,拥挤的十号线和房东催租的信息会让你马上回到现实。 豆瓣时间也需要面对现实,也就是开篇时候的问题:能不能赚钱,会不会倒闭。毕竟从阿尔法城到事情,豆瓣已经关了不少服务了。 这是个很难说的问题。诗歌在如今不是一个好生意,但文艺青年现在消费能力也越来越强,新媒体新世相,一份 129 元/月的阅读产品,在 90 分钟内 3000 份服务全部售罄,而喜马拉雅上的畅销榜第一位,则是《蒙曼品最美唐诗》。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