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可以预见的是,那些没有攫取卫视头部综艺节目资源,又手握丰厚资金的广告主会将预算更多转移到更碎片化的精准营销,其中很大一部分会被移动视频瓜分(在全球市场,电视广告收入过去12个月增长了1.2%,互联网广告收入增长了19.5%,后者的超越指日可待),而更迎合碎片化趋势的短视频势必将抢占很大的广告份额。 从这个角度,秒拍每月更新的榜单算是提供了引导广告主下单的依据。以秒拍新上线的6S前贴片为例,广告主大可根据垂直榜单排名在垂直行业精准定投,也可根据原创榜单投放几个指定账号,还可根据影响力榜单和风云榜单,按CPM采购全部的秒拍签约用户的前贴片。 MCN:“中介”的力量 如开篇所述,在追逐效率最大化的分工体系中,与内容创作者,短视频平台处于共生关系的还有MCN机构。不难发现,越来越多创作者脱离单打独斗的散兵状态,这个时候,业内第一份MCN榜单的出炉,也让入局者开始察觉到新秩序来临前的格局变动。 摊开这份榜单,圈外人或许对上榜名称并不熟悉:根据原创自制内容及签约视频作者热度总和,2月排名第一的MCN机构是“魔力TV”,但其制作的“魔力美食”、“鲤鱼打挺疼”等栏目,以及签约红人“董新尧”、“微小微”等皆为大众所熟知;同样的,“软软其实不太硬”和“拜托啦学妹”则是位列榜单第二名的“苏州大禹网络”旗下作者;“蜂群互动传媒”旗下的“马克Malik”和“一杯”也颇受欢迎。不过问题是:将作为“中间商”的MCN机构排序,意义何在? 在我看来,答案可归为三个维度。 首先当然是面向MCN机构自身,榜单的透明化可以鼓励上榜和未上榜的机构孵化更多PGC内容生产者,而对于上榜者,权威背书可以对其获得融资起到助推作用。 其次是面向这一行业的基石:短视频内容创业者。如你所知,攫取用户注意力的赛道上拥挤不堪,但现实是,除一条和二更等较大的PGC机构外,中小PGC机构和网红由于在制作,推广和内容持续生产等方面存在壁垒,跃迁为更具投资价值的PGC机构实属不易,这个时候,获得MCN机构在上述方面的支持就变得非常重要。 嗯,术业有专攻,将创作部分交给自己,生意交由MCN打理,对多数创作者而言无疑会增进效率,而出于同样的原因,广告主也更倾向在MCN平台打包投放(我看到的数据显示,YouTube上前100家最大的MCN机构浏览量占其月浏览量的42%,总估值接近100亿美元)。所以,内容创作者也可根据榜单筛选和收窄选择MCN机构的范围,譬如拔得头筹的“魔力TV”即是典型案例,他们便构建了覆盖若干垂直领域的账号矩阵,目标受众与传播渠道具有高贴合度,完全可以通过更具规模的电商和广告变现。 榜单面向的第三个维度,是尚处于成长期的短视频行业。你知道,谈及MCN机构,YouTube当然是最好的例子,他们将商业化下放至MCN机构(多由经验丰富的好莱坞制作人创立),后者为创作者提供内容定制,推广,经纪,法务,版权等一整套解决方案。对YouTube而言,这种分层机制可以最大程度降低不确定性,将大量细碎沟通,监测和运营工作“外包”给值得信赖的第三方。更重要的是,如前所述,协作体系的有序搭建保证了产业链各端的不断深耕,让这一新生产业更具规范化。而秒拍推出国内首份MCN榜单,宏观意义上也源于此。 当然,通过榜单夯实在短视频行当的龙头地位,受益者还有一下科技(秒拍母公司)自身。某种意义上,在这个高度分工协作的时代,atv,每个企业都在编织一张“价值网”,依附在这张网络上的资源越多,企业自身获利的可能性越大——这就好比真正的战略思维,是将他人利益嵌入到以自我为中心的体系之中,而当这张价值网收拢,行业壁垒也就自然建立。我的理解是,在短视频领域,一下科技就正在编织这张巨网。 事实上,公开资料显示,一下科技已与2000多家MCN及视频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并通过其他方式占据产业链的要塞地位,成为规则制定者:譬如推出秒拍白皮书,深度剖析行业轨迹;上线创作者平台,帮助创作者完成视频上传,管理,推广和商业变现等流程的一站式服务;自成体系的扶持计划:譬如去年9月秒拍首个视频创作基地在沪揭牌(基地提供7个录制场地,包含3个直播间和4个录影棚),一下科技将以上海为起点在全国各地创建创作基地惠及各方视频创作者;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资金投入:业内皆知,去年11月21日一下科技E轮融资发布会上,一下科技宣布拿出10亿人民币扶持内容创业。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