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松果这次推出澎湃S1,背后站了几个有趣的合作伙伴:联芯科技、中芯国际、大唐电信。前两者是大唐的子公司,我们就姑且把这几位称作大唐系。所谓社交圈子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档次,这点用于公司也成立。大唐系的实力如何,智东西作了详细探究。 技术来源联芯 小米本身是没有Soc的硬件研发实力的,没有任何经验要想平地起高楼,就得靠买。2014年11月,大唐电信和松果签署协议,向松果电子授权大唐电信旗下联芯科技的专利SDR1860平台,这实际上就是澎湃S1的技术基础。而此时松果刚刚成立一个月,媒体爆料称松果由小米和联芯联合成立,小米占股51%,联芯占股49%,小米出钱,联芯出人和技术。 在发布会上,雷军则将松果称为为小米全资子公司,由工商登记信息来看,股东也确实为小米员工。大唐电信方面也多次澄清松果是小米公司。不过业内人士透露,小米仍然从联芯吸收了技术团队。 然而联芯并不能成为小米的大腿。这家公司此前为小米供货过,型号正是LC1860C,CPU架构是ARM远古时期的A7,atv,搭载于小米入门智能机红米2A上。而相对稍好的LC1860C升级版本LC1860的水平,要说中端都很勉强,至于高端Soc,联芯并不知道其为何物。 松果以联芯为基底,虽说不是白手起家,但是和高通、三星、海思、联发科这些老玩家相比,实力差了不止一个档次。这次基于ARM公版架构做出了具备中端水平的澎湃S1,松果取得的进步不可谓不大,然而要涉足高端,所要面对的挑战无法与此前相提并论。 尴尬的中芯 除开硬件队伍的实力,芯片设计好后由谁代工、用什么制程也是一个大问题。制程工艺直接关系到手机的功耗/续航、发热控制,越先进的制程当然功耗与发热表现越好。在10nm的骁龙835已经问世,14nm(三星工艺)和16nm(台积电工艺)制程的芯片满地跑的当下,澎湃S1采用的28nm制程已经是上个世代的产物。 基于小米和大唐电信千丝万缕的联系,进行澎湃S1芯片生产的是大唐电信旗下的中芯国际。其实中芯已经算是国内技术最先进的晶圆厂,然而由于欧美的技术禁运,即使有钱也买不到16nm的光刻技术,只能干瞪眼,用着落后一代乃至两代的28nm制程工艺。这个问题对极其看重功效表现的手机芯片影响巨大,以至于华为在生产麒麟系列Soc时,不得不跨过海峡,向制程更先进的台积电下订单。 配图为未切割的晶圆 采用28nm的工艺,对于澎湃S1来说意味着更差的能效表现,更高的功耗控制难度;而对于小米未来可能的高端芯片,想追求性能必然要提升A53的频率或者采用功耗更高的A72/A73核心,到时如果还是28nm的制程,那么小米真的就只能“发烧”了。 大唐,大腿? 最后还要提一手联芯和中芯的后台大唐电信,这是一家体量不小的国企。它最著名的成就是研发了国产3G通信制式TD-SCDMA。可惜这个短命的制式和国际水准有一定差距,让不幸采用它的中国移动在3G的体验上比联通和电信都要差(所以你知道为啥移动那么用力地推广4G了)。现在这个制式已经濒临淘汰了。不信?使用移动的读者可以注意一下,你的4G没信号时是不是直接跳回了2G。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手中有一部分4G网络的专利。有一种想法是小米抱紧大唐电信的大腿,拿到4G相关专利,和高通专利交叉授权,以降低基带的专利费用。 这显然忽视了高通和大唐的关系。在大唐的对外公告中,大唐称已与高通有多年的合作关系,包括基于高通的平台的手机设计方案、主板、整机制造等。去年还有消息称大唐将与高通、大疆在无人机芯片平台上达成合作。而大唐旗下的中芯国际,则手握着来自高通的订单。高通骁龙410芯片,一部分就是由中芯生产的。 和高通有这样的关系,大唐会有多少意愿与小米走得更近?在和小米合作前景仍然充满未知数的情况下,贸然开罪现在的大客户,并不是明智的举动。 三、强上1499的小米5C,奇招?昏招? 在发布澎湃S1的同时,小米也发布了搭载s1的小米5c。如果有人想起售价999的红米note4,一定会对1499的小米5C感到不可思议。红米note4用的Soc是联发科X20,性能比澎湃S1还要高出不少。去年8月发售的千元机比今年新发售的中端机性能更好,不客气地说,这在追逐性能的科技产品中,算是奇观了。 不过小米没有把澎湃S1下放到红米系列的千元机,自有其逻辑。首先澎湃S1搭进中端机,可以凭借稍高的售价拉回一些研发成本;更重要的是,小米是通过此举向外释放一个信号:小米的自研手机芯片并不是低端廉价货。对于小米来说,消费者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只有让消费者认定了小米的Soc能配得上中端机,他们才能相信小米在Soc研发上的实力。这颇有点牺牲小米5C一个,成就小米手机芯片将来的意味。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