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GIN —— 很多时候,工作复杂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对支点。 这是曾经部门中发生的一件事。 我手下对我说要策划一项活动,从项目如何实现、中间过程的控制,到最后结束,洋洋洒洒大段话。我全程在听,他说完后,我没有直接评价活动如何,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你打算用多少资源,在什么时间内达成怎样的目标? 他的陈述,是运营的常规思考路径,它是正确的,但它并不有助于我理解活动,因为倾听是一种线性思考。我的问题,才是我关心的活动的核心。 大家不妨想一下,资源、时间和目标,它们是否是策划一场活动的必备要素? 活动需要多少资源:是否需要研发,是否有渠道,要线上资源还是线下资源,财务投入需要多少?是否还需要其他帮助?这些没确认,活动做不出详细规划。 多久时间:你打算做一个长期的活动,开奖,还是短期的?长期的怎么安排和协调,短期的怎么最大化效果?活动前期和后期的准备如何进行?项目管理也是时间管理的艺术。 达成什么目标:这应该是最开始的出发点。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产品现阶段需要什么,有什么指标要提高?目标可不可以量化,目标与资源的投入产出比是多少? 「用多少资源,在什么时间内达成怎样的目标」,是对一个活动项目的高度概括,当我知道这三个要素,在后续的交流过程中才能更好的把控细节。换言之, 好的工作交流,应该先提出概括性的论点,然后才去阐述细节,而不是阐述细节,然后总结出论点。 这句话是一个活动的最简化模型,你不能再用更简单语言去高效地描述一个活动了。以下是一些简单的例子: 我们准备投入2亿元在春节期间和微信红包干一架,提高支付宝的市场占有率; 我们预计花费10天设计一个H5页面传播,目标是带来10万的曝光量; 我们打算投入100万,做一个为期一个月的商品促销,提高该月份GMV。 运营活动肯定不简单,它充满繁琐的细节和需要完善的各个步骤。但任何一个活动都会有共通的本质描述,我把它称为抽象,「用多少资源,在什么时间内达成怎样的目标」就是对活动的抽象概括。 这是文章今天想谈的话题,优秀的运营应该具备抽象出问题本质的能力。 运营需要强大的概括和总结能力 我听过这么一段内容,出处不可考: 如果你不能用一句话表述清楚,那么你很可能没有真正理解这个问题。 仔细思考一下,它是有道理的。我们可以花费很多语句去描述问题,解释与证明问题,但这是思考的过程,而不是思考的结果。 不妨先看一下他人总结出的俞军老师的产品军规: 1. PM首先是用户; 2. 站在用户角度看待问题; 3. 用户体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4. 追求效果,不做没用的东西; 5. 发现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 6. 决定不做什么,往往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 7. 用户是很难被教育的,要迎合用户,而不是改变用户; 8. 关注最大多数用户,在关键点上超越竞争对手,快速上线,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9. 给用户稳定的体验预期; 10. 如果不确定该怎么做,就先学别人是怎么做的; 11. 把用户当作傻瓜,不要让用户思考和选择,替用户预先想好; 12. 不要给用户不想要的东西,任何没用的东西对用户都是一种伤害。 现在看来,这些都是朴实的常识,直播,但是放在十年前,我们就知道这十二句话的份量和价值有多金贵。这是踩坑踩出来的经验总结。 它们充满简洁的美感,即使放到今天的互联网,我们也会发现大量的文章、感悟、经验和教训围绕这些观点展开。它是产品经验的高度抽象。 那么,我们再想一下,运营是否适用这种概括能力?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运营的常态是打杂,新人都是从杂事做起来,打访谈电话、做数据报表、潜伏在论坛发广告、每天在群里活跃气氛、伪装成美女勾搭用户。 这种工作做久了有意思么?当然没有。 我总是强调,运营应该从更高的角度思考。 运营需要一套善于总结和应用的思维方式,技能要学都不难,思维方式才是最大的价值。这也是普通运营和高阶运营的区别。前者关注工作内容本身,后者会思考为什么做、怎么做、如何做得更好。 优秀的思考常是简约的 这种思考,会帮助我们找到工作的支点,简化工作。我把它称为「一句话」。 还是拿活动三要素的例子,当我们需要办一次活动策划时,我们能直接用三要素搭建起思考的框架。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