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利用节假日做营销事件的案例国内外比比皆是,通过这样的“节日红利”提升品牌影响力,进而达到提升销量、增活拉新目的的也大有人在。然而就像在舆论层面上今非昔比的春晚一样,存在即合理永远是特定环境下的特殊条件出发的运行规则,“节日营销”这样的常识正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慢慢疲软,开始绊住人们前进的脚步。 电影《降临》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即语言环境会决定思考方式。比如汉语无法体现“昨天下雨”、“今天下雨”和“明天下雨”在时间这个维度上的区别,被成为“弱时态”语言;而英语则可以通过“rained”、“raning”和“gonna to rain”来体现时间,被成为“强时态”语言。 在“弱时态”语言为母语的国家里,人们在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会站在整体的角度上,制定计划的分步骤往往用“首先、其次、最后”这样的模糊定语进行修饰。而在在“强时态”语言为母语的国家里,人们对于细节把控的敏感程度远甚于前者,中国人与日本人的思考方式差异就是最好的例子。 传播媒介是决定人们的语言环境,而互联网时代媒介的最大特点就是将传递的信息无限碎片化。碎片化的表现方式局限了人们的情感表达,互联网移动端的移植则进一步弱化了媒介所能传递的内容承载量。在这样的几层过滤下,互联网能够传播的,也就只剩下情绪。 “向死而死”被潮流杀死 当所有公司都服下了互联网营销的毒药,当互联网营销都搭上了“节日营销”便车,当这个时效性的理念被当做习以为常的工作技能之后,每一个节日都是对公众情绪的一种透支。 互联网人试图制造氛围,用情绪去裹挟大众进入自己设定的世界,却也在同样的情绪裹挟下不自觉地扮演了公众情绪传声筒的角色。于是所谓的营销,所谓的技术活,正在迅速地媚俗化、迅速地用力过猛、迅速地完成过气。 人们在洗地的时候喜欢引用钱钟书先生的名言:鸡蛋好吃就行,何必管那只下蛋的鸡呢?于是继续只图一时欢乐。但别忘了,情绪或许可以循环,但人们似乎忘了情绪也可以随时反转。 当互联网人回过神来时,他们已经没有台阶可下了。举目四望,满满都是那些勇于颠覆的营销探索者的尸体。资本寒冬带来的压力,让他们不愿意去支付尝试的代价,于是坚守自己的阵地,一次又一次地行走在老路上——就算没收获,但也不会摔倒很惨。 有人说,除了清明节之外,互联网人能够把所有的节日都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可在这样的压力下,谁又能保证清明节不会成为下一个发酵价值的“红利集散地”呢? 面对着注定已经死亡的未来,依然有无数互联网人顺着潮流而下,向死而死,直播,殊途同归。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