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运营商,以中国移动为例来分析,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迅速做大规模的能力,通过终端设备补贴、赠送的方式迅速把保有量做起来。当然,运营商现在在内容方面也有优势,比如中国移动的咪咕,在音乐、文学、游戏、视频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AI方面本来不是运营商的传统强项,但中移动已经投资了国内著名语音技术领军企业科大讯飞。 在中国谈语音,不得不提及科大讯飞这家公司。虽然最近异常火热,但这家成立于1999年的公司多年来一直保持低调。其实,业内都知道,科大讯飞从一开始成立的时候就是做人工智能的,因为语音就是人工智能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是如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提人工智能这个概念,从商业上看恐怕不是一个好选择。不过现在,对讯飞来说,时机明显已经到来了。 DT君在采访科大讯飞轮值总裁、讯飞研究院院长胡郁时,他曾做出这样的评价:“判断一个公司是不是技术公司的标准是什么?是赚了很多钱?还是整天说自己在做技术?其实是看你的技术在这个行业的领先程度。我们中文语音是做得最好的,英文语音方面,我们连续11年都是全球英文语音合成大赛‘暴风雪竞赛’的冠军。” 从技术上看,科大讯飞已经做了长时间的积累,而且目的只有一个:让开发者和用户有最极致的体验。这一点与亚马逊在开发Echo时的战略无疑是非常一致的。 以下是对BAT+中移动在AI领域布局的具体盘点: 百度: 百度在两年半以前就开始布局AI相关产业,同时下了很大力气将现有搜索转化为服务,通过把语音转为文字,再更进一步转化为后端需求。如果一家搜索公司做类似的事情,还是有优势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从Google到Google Home,从回答问题,到对内容的理解、服务的覆盖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百度的优势目前看来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用户需求的把握,二是理解用户表达需求的方式。 首先,从用户需求把握上说,很多需求是大家都有的,比如询问天气、交通状况,这类需求由于百度所从事的搜索行业及前期积累,会有比较充分的表达。从中国用户的整体需求看,百度已经建立了一个覆盖比较完整的系统。 第二点是对用户表达需求方式的把握。手机百度已经拥有一亿以上的日活,而且有很大比例的搜索是通过语音完成的。从这些语音搜索中,百度可以建立用户在语音交互时表达方式相关的数据库,属于比较独特资源。所以综合上述两点,百度在语音技术方面是有优势的。 百度在战略和思路上把人工智能放在了公司的首要地位,而且步伐比较明晰,短期产品、中期规划、长期愿景都已经铺开。百度相信人工智能被市场认可和接受只是时间问题。就像李彦宏自己说的:“我认为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之后才会被市场所认可。”
最新一期《最强大脑》中登场的百度人工智能机器人 阿里巴巴: 在阿里的战略体系之中,云计算一直都是电商、物联网的核心驱动力。而阿里的人工智能也是放在阿里DT大商业体系内,配合云计算、大数据对阿里的电商物流乃至物联网体系进行全面强化。 2016年之前阿里在“人工智能”概念上的宣传要少于百度,更多是因为阿里的错位营销战略,把人工智能规划在“云服务”中。 阿里在人工智能方面起步较晚,在产品还未成熟之前,刻意避免过早被拿来和谷歌、Facebook、百度等厂商对比。不过随着阿里的AI技术发展,从2016年开始,已经明确地把部分产品和服务打上了人工智能的标签。直接与百度等公司展开正面交锋。 从阿里现有的人工智能产品来看,更多的是应用在电商业务中,比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优化订单、解决复杂的服务场景、智能客服、违规图文识别、快递机器人等,更多的聚焦于电商的基础设施层面。虽然阿里具有强大的渠道和内容服务能力,也在诸如天猫魔盒等产品上搭载了阿里云智能语音交互技术,但毕竟还没有出现有能力抢占高频入口的产品。 提到阿里就不得不说一下京东,其与科大讯飞合作推出的京东叮咚(Ding Dong)智能音箱在生态拓展上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在2016年6月,叮咚开放平台的发布,已经吸引了像滴滴等服务商的接入。2016年10月,京东智能云语音服务开放平台上线,用户可通过叮咚呼叫第三方服务,随即美的、小天鹅等家电厂商接入,家庭入口布局也开始发力。大有利用AI时代赶超阿里的架势。
天猫魔盒 腾讯: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