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当时人工智能还没有真正兴起,陈震最初定位做一个应用于无人机和机器人场景下的机器视觉系统,但那时候市场还不够成熟,缺乏一个完善的上下游,并没有足够的客户来消化这些技术成果。 2015年,他们开始了第一次产品化尝试。基于现有视觉算法系统,他们为北京一家百货卖场做了一个超市购物机器人方案。虽然只是一个概念方案,这次尝试让速感团队在技术的积累,产品化的经验和硬件项目决策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一年,团队的收获也很多,技术上的精进,以及完成了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英诺天使基金。
ULBrain?三维传感器模组 2016年,随着AlphaGo与李世石的对局,让千万普通人获知了AI的概念,也让AI创业火爆起来。这时候的陈震已经有了一两年的商业试水经验,开奖,近五年的AI研究心得,他的想法趋于理性: “我觉得过去这几年,人工智能的研究始终停留在对于感知算法的迭代优化上,包括人脸识别、 语义分析等等,我们追求更高的测试与跑分结果,反倒是忽略了这样的技术应该如何更好地在商业领域、工业领域产生更多的价值。”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沿技术研究到创业公司的产品实践,陈震发现从学术成果到产业应用之间的巨大鸿沟:“实验室的研究侧重于实现,而工业界更侧重于产品商用,强调的是稳定可靠的实施。”但是,学术界向工业界的转换往往需要时间,幸好陈震踩到了点。 区别于移动互联网的一波创业者,陈震这类从象牙塔和实验室、研究院出来的技术型创始人,在创业前期以技术壁垒为导向打造产品,获得了胜利的开局。但第一阶段是技术型领先,第二阶段可能是走向战略型领先,当技术发展到逐渐成熟,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内部增长点,例如市场打开、运维能力等,原本的技术、极客型思维需要“换胎”,适用公司不同发展时期的战略性调整,做一些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 在战略调整期,陈震很“用心的接触市场”,他发现这一波人工智能浪潮,正在推动学术界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从感知向真正的决策与使用转移。比如今天我们看到的VR/AR设备、无人驾驶汽车等等都是将这样的技术在一个具体细分的行业里面加以实践,实践中遇到了棘手的问题,然后寻找解决办法,指导底层硬件进行决策。“我觉得这是真正的进步,而在接下来的几年,人工智能最大的增长点应该是如何帮助人们去优化地进行决策。” “敢做敢尝试有技术能力,从未松懈过对市场的认识和了解。”这是速感科技COO吴欣对90后创始人陈震的评价,正是出于对陈震的了解,直播,她下决心加入这个团队,用自己丰富的市场经验帮助这个年轻的团队,完成AI时代的一个“小目标”。 2016年,速感公司成功拿到A轮融资,开始更加注重市场、注重产品化,如何打开市场,如何定位自己的客户,分析目标客群的产业链条、竞争对手的产品,一系列的问题在技术日趋成熟的窗口逼近陈震。 “在技术领域建立壁垒,尤其是前沿技术的探索,不能急功近利”。陈震的公司其实是遵循这样的理念,融资频率是一年一次,每次都有新的进展展示给投资人和市场,一步一步走近自己的目标。除了相信融资带来的“阶段性胜利" —振奋士气,对前阶段的努力认可,他更相信新技术给传统行业带来的价值,和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的兴奋和成就感在推动着这个公司的成长。 90后创始人正在技术和商业融合的世界里上下求索。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