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我们的库存速度是 8 到 9 天,而传统家电卖场一般是 45 天。传统家电卖场的库存周转一次能赚 4 个点的利润,我们周转一次只赚 1 个点。我们 45 天能周转五六次,算下来我们的利润跟他们差不多。 03 表面的繁荣,供应链之痛初显
▲ 电器购物网当年的运货现场。 家电厂商也越来越愿意跟我们合作。因为传统卖场进货后,卖不掉的会退给厂商,厂商只能接回来,要不然卖场不跟你结算账期。由于卖场的库存周转需要 45 天,这些退货到了厂商手里错过了最佳销售时机。但我们在进货的时候就选择消费者喜欢的产品,所以基本没有退货。就算有退货,厂商拿回去再给到其他渠道也来得及,因为我们的库存周转不到 10 天。 不过,这都是表面的繁荣。一开始我们靠自己的资源和人脉,能搞到一些货。但随着用户需求越来越大,我们的货源开始不足。2009 年的一天,我发现公司的库存周转率是 6.5 天。那时候国美苏宁的库存周转率是 48 天。看起来我的货越卖越快,但其实也意味着,我们的货太少。 想要更多的货,就得有钱去买货。2008 和 2009 年,世界金融危机对电商行业打击很大。很少有公司能拿到钱。大家都是四处举债。我自己也是,从亲朋好友那借,从银行借,最后还向高利贷借。所以我们当时那一批电商创业者,比如好乐买创始人李树斌、快书包徐智明,大家关系都很好,都是难兄难弟。相互之间谁也不装,因为大家相互看到过对方的底裤。 国美和苏宁能从供应商那拿到很长的账期,账期就是现金流。我们拿不到账期,又缺乏资金。只能少量采购。量太小,厂商就不愿意直供。所以当时很多电商在厂商眼里的地位,还不如黄金地段上的一个小家电门店重要。电商去采购,只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且厂商一般会对电商的售价做下限要求,所以电商基本没有定价权。 特别是当我们的销售额破亿之后,需要更大的货源。这时候才发现供应链的整合太难了。货源很不稳定,今天卖完明天就没货,不知道哪块云彩要下雨,消费者流失严重。 04 无数次想到放弃,却在谷底看到曙光 在 2010 年上半年,我们陷入亏损,不得不忍痛砍掉一些业务,比如手机。负责这个业务的小姑娘哭得一塌糊涂,她觉得自己很失败,也很委屈,毕竟手机业务上线才一年,做得还不错。但当时我们认为,做手机对销售额的贡献不大,而且资金周转速度不快,只能先砍掉。 当时大家都很辛苦。很多人是一周七天都泡在公司,忙到很晚才回家。我每个月月底最难受,因为一看报表发现公司还是不行。回到家后就失眠,家人一提工作的事我就烦,脾气变得很暴躁。后来老婆带着我去逛植物园和动物园,带我去清华大学散步,走两个小时再回家,这让我释放了不少压力。当时真的无数次想过放弃,但背后一堆老同事和老朋友,都被我拉来创业,我没法放弃。 我们也尝试过找融资,但大环境还没有恢复。当时很多投资人跟我聊天的唯一目的是,把我当做了解电商行业的免费顾问。 2010 年下半年,行情开始好转。开始有一些 VC 愿意投资我们,但我们算了一下,拿到这些钱,也就多活几天,不能解决我们最致命的问题——供应链。 谁能帮我们一劳永逸解决供应链问题?要么是供应商,要么是渠道商。在最初和海尔、长虹接触无果后,就只剩下国美、苏宁这些大卖场可以选择了。 05 拥抱国美,出让 80% 股份 2010 年 5 月,经过我在清华大学读 MBA 时的老师介绍,我认识了易凯资本创始人王冉,又通过王冉认识了当时的国美董事会主席陈晓。国美很快派人来谈判,半个月后确定了合作意向,再花了半个月做尽职调查。一个月后签订了意向合作协议。 在国美正式入局之前,我们改名库巴网。2010 年 11 月,国美宣布投资库巴 4800 万元,获得 80% 股份,我继续担任公司 CEO。 很多朋友说,国美捡了个大便宜。但其实这是双赢的事。当时确实有 VC 愿意以国美出价的五倍甚至七倍价格投资我们。但 我们想清楚了一件事,做电商的核心是供应链。这个能力只有国美能给我们。 4800 万元确实不算多,atv,但如果算上国美给我们的货和账期,这背后就是几亿元的资金。国美入局后,没人担心库巴还不起钱。供应商、政府和客户的态度也变得热情了。 此外,国美的入局,还给我们带来了品牌效应、最优惠的采购价格以及售后物流支持。 06 迷信电商的规模游戏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