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套房几辆车甚至离几次婚, 应该是捐助与被捐助关注的焦点么?
24小时内,像大多数公共事件一样,“罗一笑事件”通过一再的剧情反转,挑动并操控着着大众脆弱的神经。 我想过尽可能简单不带感情地描述这件事情。但我发现,不到一天的时间,这件事已经不可能——太多的细节和谣言,已经把这事从最初的公益事件,atv,迅速失焦,变成了一场横跨多个领域和人群的舆论烂账。 病床上的罗一笑,不知不觉地被扯进了一场巨大的舆论漩涡。经历了反转,再反转,又反转。我们希望她早日康复的同时,也希望这些大人世界里的负面与口水,能离她此后的人生之路远一些,再远一些。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这成了近期的“网络公益慈善事件”的一贯走向:一个人在网络上要求捐助,幸运地成为了爆款。看上去皆大欢喜,然而没过几天,被捐助者就被发现了“黑点”。紧接着是被质疑和人肉。不到几个小时,舆论迅速反转。当初支持的人开始因为“被骗”而痛斥,接着政府和公益机构出来辟谣。最终舆论平息的时候,捐助的本意已经忘掉,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注脚。 然后,下一场捐助,下一场“揭黑”,下一次反转。周而复始,大众乐此不疲。 有时候,这样的机制是有效的,比如知乎的 “ 童瑶事件 ”,但是更多的时候,它实际上意味着双输:被捐者的形象自不必说,捐助者的“善心”受到了挫伤,更重要的是,每一次这样的黑色事件出现,都在把整个社会的善心成本往上提高。慈善渐渐变得被污名化。 表面上看起来,这应该是被捐助者的品行导致的,但是细究一下,罗一笑的父亲所做的事,从一个父亲的角度来说,虽然有不合理的地方,但也可以理解:筹钱筹的越多,罗一笑的获救希望就越大。于是他采用了寻找营销公司,发动群众的方式来筹款。结果也是对的,他获得了足够多的资金。至于三套房,两辆车和“基督徒”的标签(当然,他已经做了许多解释)——从父亲的角度,他不能轻易对外主动透露 —— 这样势必会降低他的公众 “ 同情分 ” ,从而减少筹款。他必须硬挺着支持下来,一直撑到底。 在他看来,他只是玩了一套在互联网中被很多人玩的游戏规则。问题是,在慈善领域,这不应该是一个合理的游戏规则。这个游戏规则正在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甚至成为慈善的新的黑色潜规则。 我们来看看慈善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一种状况。最初,基本的慈善是通过官办的公益组织。例如红十字会。然而很不幸,在一系列事件之后,这些公益组织的公信力几乎成断崖式崩塌。而民间有影响力的公益组织,又因为种种问题难以被正规化。于是,这种“社交媒体+众筹”的方式进行公益,就成了许多人的选择。 社交媒体方式进行公益,有一些好处,它看上去很透明,因为我们直接可以看到受助者,直接跟再加上煽情的文字,比中介机构的说明无疑更能打动人,有更强的说服力,筹到更多的款。 但是问题是,社交媒体缺乏公益最基本的一点:信用。 在公益领域,“ 信用 ” 的意义是:了解捐助的对象的真实状况,并可以追踪善款的走向和使用情况。在慈善组织的年代,这种信用是由组织来背书的。但是在众筹平台出现以后,“中介机构”的这一功能不复存在。剩下的是捐助者和被捐助者“一对一”关系。 为什么被捐助者没有了“信用”?因为不像组织,需要考虑多次服务带来的长期声誉,被捐助者可能仅筹一次款,这辈子就消失不见。何况,待帮助者的数量要比公益组织要多得多得多,没有人能够了解他们是谁。于是公众决定捐谁不捐谁,就无法再核实“信用”,而选择一种看上去跟信用非常类似的东西 “ 身份 ”。 社交媒体中的 “ 身份 ” 是个很复杂的东西:它不光包括你是谁,更重要的是,你有多少粉丝,多大传播能力,多少话语权,你能够运作多少人转发 。这种“竞技场机制”,在娱乐营销和段子手经纪领域,有它的规律和合理性,atv直播,但放在慈善捐助领域就很可疑了。“身份”通常是弱者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除非天降贵人,否则在传播能力上恰恰是处于弱势的——而这种“弱势”地位,往往是激发公众同情心的理由。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