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阿里推出芝麻信用分以来,围绕使用公民隐私和用户数据做“大数据征信”的争议从未停歇。芝麻信用的评分模型数据来源包括,j2直播,政府及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社交平台、搜索引擎等对外公布的数据以及网上银行、社保账户信息、水电缴费记录、交通运输信息平台等隐性数据。简而言之,“芝麻信用”是通过互联网公开或半公开的信用数据的抓取、整合和分析,设计出一套信用评估体系,从而为个人和小微企业描绘出一副“信用画像”。 信用分数设立的初衷肯定不是为了用来筛选男伴或女伴,有着“社交焦虑”的支付宝,又找到一种用户数据的奇怪打开方式。 作为日常消费的支付工具,支付宝利用本应只用于金融征信的芝麻信用去筛选出有财力的男性用户,再对接给有特殊社交需求的女性用户。利用陌生人社交去增添用户粘性,增加应用停留的时长,同时,甚至能促成一笔不菲的交易。将一个未来可能成为个人征信体系、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经济活动带来便利的产品,硬生生变成“约炮”的入场券。 而在 27 日遭受舆论普遍的谴责后,支付宝方面迅速作出调整,取消“只有芝麻信用达 750 分才能评论”的限制。看起来,品牌形象和“约炮”联系起来的严重后果,阿里无法承受。 支付宝的朋友或许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事实:熟人社交做不过微信,陌生人社交也拼不过陌陌,利用低俗内容只能吸引到部分 YY 用户或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剩下的只会带来品牌伤害,不会带来更多优质用户。即便赔再多的钱,也可能赚不到任何的吆喝。 微信产品经理张昀曾将微信的核心价值观归纳为四点:善良、克制、极致和美。张小龙在最近一场内部讲话也强调, KPI 不该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KPI 是产品的副产品,把产品做好了, KPI 自然就达到了。想办法让用户轻松愉悦,口碑和 KPI 就会自然完成。”相比起来,阿里的画风就差的太远了。网友刘飞在他的一则知乎回答里提到,他见过很多阿里的产品经理,他们不聊体验,只谈结果、只谈用户留存和用户活跃。“阿里的产品设计已经慢慢变成纯数据导向了。” 与微信相比,支付宝这次推广“圈子”棋差不止一着。 支付宝与社交挂钩,可能是个伪命题 社交应用都在试水支付功能,而纯支付应用的支付宝却又在反攻社交,阿里的“社交焦虑”归根结底是一场增加DAU(日活用户数)的游戏。 支付宝的强项一直在金融与支付,这是许多互联网巨头(无论做软件还是硬件)都想希望涉足的领域,如微信支付、百度钱包、Apply Pay、Samsung Pay 等等。毕竟,钱生钱才是最赚钱的生意。 阿里错就错在明明手拿一副好牌,却偏偏作死,要往输的方向打。硬用支付工具与社交挂钩,可能真的是个伪命题。用户使用支付宝的场景已是非常清晰、具体(我只在埋单、缴费、转账时打开),没有结合具体的场景分析,强行切入各种强弱不一的社交功能,只能是产生各种违和与不适。如果不是故意作死,那么大致可理解:支付宝为了应对微信所作出又一次的过激的防御性措施,结果有目共睹。 纯粹的金钱往来很难带来社交,社交未必会产生金钱往来。正如我在胡同口的水果摊买了一袋石榴,由于常年不带现金出门,我只能把钱打到卖水果大爷的微信上。即便我买再多的水果,也没有任何必要跟大爷交换微信。当然啦,纯粹的金钱关系也没有什么不好。无论是我打钱给水果摊,还是秃顶大叔打钱给女大学生,这本质上是刺激消费、促进货币流通,在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的当下尤为重要。 阿里想做社交的心态不难理解,但让支付宝做纯粹的交易工具,使人们维持纯粹的金钱往来并无不妥。毕竟,这个世界的无效交往已经够让人烦心的了,不如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