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12 高梦阳 「真正驱动你的不是金钱,而是内心的渴望,你活着,就在旅行。」 2004年,一个旅游论坛「穷游欧洲」,诞生在德国,一个名叫肖异的中国留学生宿舍中。稍显落魄的他,出于分享与互助的意愿,为了方便与更多的出境旅行者交流,开设了「穷游欧洲」。 那时的肖异,不求肥马轻裘,只是单凭对旅行的热爱,对未来的未知的兴奋,一个人维护着有几十万万用户的社区。 2016年,穷游已然12岁了。穷游也从一个只需一个人就能搞定的BBS,变身为一家融资逾亿美金互联网创新公司,拥有近8000万注册用户。肖异也不再孤身一身,他身边有了蔡景晖、韩哲,聚集了400名同行者。 穷游是天生骄傲的,从早期的slogan「budget travel wonderful life」,到「旅途永无穷尽」,再到「对世界上瘾」。穷游的每一次呐喊,都会经历一次蜕变。 曾经,在移动互联网高增长的土壤中孕育出大量的旅游社区,在路上、蝉游记、面包旅行、荡客.......,他们都曾被行业寄予厚望,希望能够成为动摇旅游市场的新势力。在低频的旅游市场,旅行社区的发展的机遇就在瞬息之间,一时的错过就意味着永远错过。如今尘埃落定之后,所剩者却寥寥无几。 当下,内容的价值被行业重新审视,围绕内容,一直坚持打通信息—工具—服务间壁垒的穷游,做了更多的尝试与改变。「我希望穷游做的事情,它永远是不安于现状,不追求一个稳定的结果。」穷游的商业化转型,对线下资源的拥抱,都倍受争议,却往往能在争议中继续前行。 「但有一样」,肖异顿了一下,「抓住用户的心智,了解用户的需求变化,这是实实在在的事。」 「从旅行者中来,atv,并领先他们一步,我觉得这个是穷游的核心东西。」穷游总裁蔡景晖补充道。 一 今年10月15日,穷游特意把一年一度的嘉年华放在了上海,现场有近万人参与到这场主题为Jump Day的粉丝盛典,「上海是穷游用户的第一大根据地,每次穷游来上海做线下活动,上海的穷游er都很热情」。穷游网的2016 Jump Day主题活动结束后,肖异在朋友圈这样感慨。 而在另一头,上海淮海中路一个不起眼的老弄堂里,穷游的上海办公室就藏匿其中,没有任何品牌标识,于外人而言,入口极难寻觅。但在3楼的活动室,却聚集着一帮来自上海各大高校的大学生,来参加穷游的「轻年计划」。 「轻年计划」是由穷游网于2012年发起的一个以「旅行圆梦」为主题的校园奖学金计划,肖异把这个计划作为了穷游「拥抱未来」战略的组成部分。过去四年中,「轻年计划」获得了包括果壳网、airbnb、英孚、洛克青年、合果校园APP、纽约州旅游局、哥本哈根官方旅游局等众多品牌和机构的支持 。 「它有点NGO的感觉,并不是完全商业化的东西。」肖异说,他们希望通过做这样的事情,反过来也要告诫自己,虽然已经不再年轻,但是还要有一份年轻的心态,还不能失去年轻人那种闯劲、创劲。 在肖异眼中,虽然穷游用户的年龄层级从学生到了更高一点的层级,但是他们觉得不能因此就放弃学生市场。「即便这些学生现在不买,但是五年后可能会来买,学生都是潜在的用户。」 摸爬滚打了近13年,穷游很清楚用户对于一家公司的意义。「其实说实话,很多时候,我并没有站到整个产业那么大的格局,我们对市场最根本的判断不是来自对手,其实更多还是来源于自己的用户。」 最初的穷游,只是从简单的BBS到UGC社区,从PGC内容到攻略的纵向生长。到今天,穷游拥有了自己的生态,从线上的最世界、锦囊、行程助手等App,atv,到做重服务的私人定制、Q--Home、City Walk,还发布了主打旅行生活的原创品牌JNE与线下空间「JEN Gallery」,甚至还建立了自己的咖啡品牌——面咖啡。 「当你臆想出一个需求,提供给用户的时候,这个基本上是没戏的。不管是今天你看到的行程助手,包括锦囊,Q-Home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围绕用户需求演进过来的。」 在出境游强调个性化、与众不同的同时,肖异认为用户关心的其实是品质,企业应该让用户更容易地感知到产品的品质,「单纯是线上的东西,太容易被复制了,而且用户先天对线上的东西没有那么强的品牌忠诚度,这就是为什么马太效应特别的强。意味着所有人如果不打价格战,用户瞬间就去竞争对手那边了,成本是零。」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