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整个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发展方面,我们让来自中国的智慧在国际学术舞台上频频闪耀。我们也得以与政府、教育机构、产业伙伴携手,在中国与国际学术界之间搭起了一座座沟通的桥梁。研究院对于微软产品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几乎每一款产品都留有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烙印,从早期为Windows、Office等核心产品贡献研究成果,到近年来为Kinect、Azure、Skype Translator、HoloLens、Cortana和小冰等人工智能产品输送智慧养料。基于研究院而生的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则创造了范例——一个在中国逐步建设、职能完备、分工清晰的研发基地范例。我们孵化的不仅是下一代革命性技术,更是输送了大量先进的团队与优秀的人才。如今微软亚太研发集团的研发范围涵盖软件、服务与硬件等全业务链,且在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多地拥有分支机构,员工数量超过3000人。再加上十八年来我们构筑的生态圈伙伴,以及我们遍布世界各地、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院友,可以说我们完美实现了区域、公司及人才的多赢。 在我看来,包括我在内凡是有幸在研究院工作过的人都很幸福,因为我们背靠的是有雄厚实力投入基础研究的微软——很多公司没做基础研究的原因,用老话来说就是,“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微软亚洲研究院建院伊始,我们所从事的便是着眼未来的工作,但这样的工作,却不是任何一家企业都有能力支持的。况且,比提供资金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自由的共享平台。今天,研究院在包括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多元学术领域所建立的权威性都要归功于公司所架设的广阔平台。 作为管理研究院时间最久的一位院长,我还体会到,成长的过程中不是只有收获,也时常伴随着“成长的烦恼”。举例来说,这几年来,随着国内的产业发展和学术研究的环境越来越好,围绕人才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坦率地说,研究院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难度比初成立时大得多。然而,我想我们之所以成立研究院,是希望和国内所有的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参与者一道,将中国信息经济的饼做大。起初这张饼比较小,我们所占有的比例就相对多一些。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和中国信息经济共同腾飞的今天,这张饼已变得越来越大,我们所占的份额自然便相对减少,这是正常的、也是理想的局面。毫无保留地说,我由衷地希望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每一位共事者都能在一个更长的周期里与微软、与中国一起成长,但对于离开研究院的校友,无论他们接下来选择了产业界还是学术界,或者去实现创业梦想,我们也会给予理解和祝福。同时,我也会从管理和文化的角度,尽最大的可能赋予研究院以更大的“磁性”,使之能够对人才发挥更大的吸引力。
激荡多元人才乐章 经常会有人问我,如何管理智商密度如此之高的研究院,可简化概括为四点:确保环境自由,鼓励跨界交流,合理评估绩效,多元与包容。 确保环境自由。能够成为研究院一员的人,都无一例外地高度痴迷于技术探索,并对技术充满乐观和信仰。他们可以为解决一个疑难、克服一个障碍而不眠不休。他们所看重的,是创新层面的“绝对自由”。我欣赏并支持这一点,不仅如此,我还会鼓励同事们去尝试更富有创造力也更有可能失败的研究,而不会因为某个课题看上去成功的希望渺茫而去叫停或否定它,因为对于基础研究而言,每一次尝试的失败也是一种收获。在研究院,没有所谓的“长官意志”,只有一个个成员的自主选择。另外,自从担任研究院院长以来,我总是很欣喜地看到团队、研究员们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追随自己的理想去选择研究方向、确立研究目标。对于年轻的研究员而言,常常充满了对成功、对证明自己的渴望。从过来人的角度,我充分理解这些想法,因此我必须确保他们可以按自己的选择、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下投身服从本心的研究。我会分享我的看法,但研究员有自由决定是否采纳。我很欣慰地看到,这些有天分的研究员选择来到研究院是在单纯的兴趣乃至“偏执心”的推动下,去制定他们的研究方向和工作计划。而正是因为这样,研究院才会变得更加成熟,并充满魅力。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