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公园微信号:geekpark
「IBM 是如何做人工智能的?」 当我脑子里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正在拉斯维加斯 T-Mobile 体育场里的中国 VIP 区域坐着,周围是上万名嘈杂的观众,他们手里一边拿着各种纸质资料,一边在大啖三明治;女主唱正带着她的一众乐手们肆意高歌,唱的都是欧美街头红曲…… 一切都显示着,这就是一个纯正的美式科技大会应有的样子。 快要半个小时的时间过去了,当人们渐渐开始不耐烦的时候,主人公终于出场了。只见她一头银发却不显老态,目光逼人、面带笑容地走上场,这时全场渐渐安静了下去,似乎都被她的的威压震住了。这时,她终于开口了。 这个人就是 Ginni Rometty——掌管 IBM 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伟大企业的人。用一种也许带有性别歧视的话来讲,相比她的同行 Satya Nadella 或是 Sundar Pichai,Ginni Rometty 给人的权威感、亦或是距离感更重,而这似乎也与 IBM 这家公司给一般人的印象有所重叠:稳重、老练,而又不那么「接地气」。
的确,就连做人工智能这件事,他们也和 Google 或是微软走的不一样的路。你能在手机里见到 Google Now 或是 Cortana,也能在生活中用到 Google Translate 或是微软翻译的应用。即使是中国用户「不太方便」使用的 Facebook,很多「心急」的极客们也早就在 Facebook Messenger 中见识了扎克伯格的人工智能路径。然而,和这些伟大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同样声望的 IBM 却迟迟没有走进普通用户的眼中。 诚然,也许你会说 IBM Watson 早已名扬世界,但,我几乎可以肯定,你还从未亲身见识过其的「人工智能」。这个早在 2011 年就通过一档智力竞赛游戏名扬世界的人工智能系统究竟有何魔力? 所以,这就是我去美国的目的:看看 IBM 的人工智能之路究竟是怎么走的。 「Watson 是针对商业的人工智能平台。」 事实上,Rometty 的这句话就是 Watson 最大的特点。当然,Google 和微软的最终目的当然也是商业化,但在目前这个阶段,他们都还没有太考虑将商业化作为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主要方向,这从他们的一些行动也能看得出:大量发论文、开源,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帮助自己的人工智能技术成长。同时,释放出一些有趣的 C 端产品,比如各种语音助手、翻译工具等,以此来持续获得普通用户的关注。当然,AlphaGo 的胜利就是一个更成功的锦上添花了。 然而,Rometty 所说的「商业化」是目前就持续在进行中的商业化。仅以医疗行业为例,事实上,如果你了解过 Watson,你就知道医疗是他们目前最重要的领域,而在这个领域,他们已经在和产业做很深入的衔接了。
「Watson 已经在癌症和肿瘤学开展工作,向美国、印度、中国、泰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两亿病人提供诊断和治疗,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长。上个礼拜我们宣布了一项与几家研究机构和癌症中心合作声明,其中的 Quest Diagnostic 可以获得 50% 的美国医生和 70% 的美国病人信息。」 如果你以为这个新变化还只是发生在美国,那就太天真了。就在刚刚过去不久的 8 月份,IBM 正式宣布将 Watson for Oncology(Watson 肿瘤解决方案)引入中国。截至目前,已经有二十多家国内的医院计算使用 Watson for Oncology 系统,其中包括了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国内顶级肿瘤专科医院。 除此之外,在教育、保险、气象等领域,我们都已经能见到 Watson 深耕的影子了。在未来的几年内,我们也许能在生活的很多角落都无声无息地体察到 Watson 的存在和它的作用。 「十年之后,Watson 要能预测未来。」 IBM 负责认知解决方案的高级副总裁 John Kelly 对于 IBM 的未来给出了这样的预测,显然,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设想。人人都想预知未来,这样即使是买彩票也能成为百万富翁。但这当然不是 IBM 口中的「预知未来」。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