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双十一还有一段时间,各大电商平台纷纷祭出大招。在我们关注今年双十一各电商平台销售额又将突破多少亿时,或许是时候审视一下市场出现的新变化。 内容平台+电商,双十一新玩法 作为一年一度最重要的电商狂欢节,各大电商平台的广告战早已经打响,京东和天猫双方一如既往地在广告上下功夫撕逼,京东主打安静和温情,强调好物低价,并希望努力淡化双十一当天的抢购。而天猫方便则大打娱乐牌,早早开始了各种抢红包游戏,并在上海举办了时尚大秀,双十一前夜更是会在浙江卫视推出狂欢晚会,邀请了一众明星。 除了广告,在金融方面,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的提额大战也早早开始。物流方面,菜鸟物流和四通一达们摩拳擦掌,自营物流的京东则一再强调自己快递员的服务能力,双方更是引入智能物流仓储机器人。 此外,网易考拉、京东全球购、天猫国际这些海淘平台也是积极参战,在全球好货上大做文章,这种从去年才逐渐热起来的新模式,在今年则会更深入地融合到双十一当中。 经历了2009年的5000万,到去年的912亿销售额,这个最初由天猫发起的电商节日正在从单纯的比拼低价,发展到了全方位的竞争。而今年的竞争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老维度之外,还多了一个新的竞争维度,那就是与内容平台的流量合作。 京东选择了今日头条,在9月底提出京条计划,希望将头条的流量导入京东平台;UC则很自然地和自家人淘宝展开了内容流量电商变现的尝试,上线商品推广功能,自媒体人可以通过阿里妈妈在文章中置入淘宝商品链接,获取交易佣金。 大家纷纷与内容平台合作的原因很简单,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跑马圈地积累用户、抢占流量入口的时代也已经结束。随着流量价格不断高涨,对优质流量的深化变现成为了主旋律,对于处在整个商业变现环节最下游的电商来说更是如此。 于是京东选择了腾讯、今日头条这两大流量巨头;阿里则先后收购或投资了微博、UC、优酷土豆等众多社交或内容平台,并组建了阿里娱乐在大文娱领域发力。而落在双十一这场近在眼前的短兵相接上,开奖,京东的京条计划,以及阿里方面UC和淘宝的合作效果则无疑是最具看点的。 JTT VS AWU,移动内容电商开辟新战场 京东+今日头条+腾讯(JTT),阿里巴巴+微博+UC(AWU),左手内容,右手社交,同样的布局似曾相识。两大电商巨头在探索移动电商多重化变现路径时殊途同归的走上了同样一条路,但两大阵营各自的优势却不尽相同。 1)比流量 在前端流量入口上,在经历了和天天快报、腾讯新闻的恶战之后,今日头条逐渐已经坐稳了移动端内容平台的头把交椅,月活月用户达到1.3亿,日活超过6000万。相比之下,UC在用户规模上并没有处在劣势地位,根据艾瑞咨询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UC月活已经达到4亿,UC头条的日活数据超过4000万。 不过在内容平台方面起步稍晚的UC,显然还没有形成今日头条的头条号生态一样的内容创作生态,因此也更需要通过这次与阿里的合作,让平台上的内容创作者通过阿里妈妈平台获得更多收入,激发其内容创作动力。或许从内容场景和内容带来的流量层面,头条为京东带来的价值可能更大一些。 2)比合作紧密度 作为阿里系内部产品的UC和淘宝在合作的紧密度上优势显然更大于京东+头条,同样的模式阿里也曾成功应用在微博和淘宝的合作上。在3年的时间里,淘系电商平台总计为微博带去了3亿美元的广告收入,这还是建立在阿里并非微博第一大股东的基础上,对于花重金全资收购的UC,阿里自然也会更加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日前还宣布正式筹建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UC和阿里旗下的文娱生态不仅将更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更将能与电商生态、金融生态、物流生态、云生态相互交融,让整个阿里生态体系更加丰满。这种体系内的紧密结合很明显会给UC头条的发展带来正向促进作用。 头条虽然与京东达成了战略合作,但考虑到京东另一个重要股东腾讯旗下的天天快报和腾讯新闻还在与今日头条撕逼,头条和京东合作总给人一点“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奇怪感觉。京东能否最终和头条达成深度合作,腾讯在中间的态度可能会非常关键。 3)比合作方式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