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以看到,脉脉在这个部分的投入很大,仅以微博为例,包括新京报、京华时报、Vista看天下、北京青年周刊、万能的大熊等等在内的诸多大号都参与了微博的转发——以上这些大号加起来的微博粉丝数,超过4000万。 然额,假如你找了这么多的大号来帮你转发,你是不是对于结果会有很高的期待? 很可惜,并没有。至少从微博来看,脉脉当天的话题热度并不算高,对比下面两张图我们就能看待,脉脉“知识裸捐”的阅读是1077万,直播,而差不多同时出现的另一个话题“小米MIX”话题阅读数则接近了6700万。 此外,微信方面也能看到有一些大号对于事件进行了一些跟进解读,但其中阅读量最高的,貌似也不过是“广告界”发布的“分众的第一次竟然给了脉脉”,阅读也不过才18000+。
总体来说,这个环节脉脉的执行是很到位的——能同时铺到如此多的渠道,其实从运营上来看已经很不容易了。但传播内容在放出后缺乏互动和趣味性,导致了脉脉在第二个环节上的传播实现得并不理想。 对于社会化媒体上的平台来说,“趣味性”和“互动性”一直是必不可少的两个要素。我且随意脑洞大开的设想一下,假如还是围绕着“知识裸捐”这个事,脉脉在第二个环节是让大家选出你最希望把ta的知识“裸捐”出来的人,然后脉脉来帮你实现,邀请他过来现身说法,毫无保留的把所有干货猛料都抖出来,这样从第二轮的传播和互动来说是否会更好? 3. 线上承接&用户参与 第三个环节,是线上的承接和用户参与。 应该说,对于一款APP来说,能否成功借助一场营销实现真正产品数据的拉升,这个部分是关键。 对于脉脉来说,这次营销面向老用户和新用户的承接和引导路径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可以依次来看。 首先是面向老用户,老用户从接触到话题到回到产品中去参与活动的流程大体可能是这样的: 了解事件; 打开脉脉APP; 在脉脉APP中寻找活动入口,试图参与活动。 应该讲,在这条路径上,脉脉主要的工作就是APP内的引导。我们可以看到,脉脉在活动期间在APP启动页面对于“知识裸捐”活动形成了较强的引导,应该说,这个感知还是很强的。 然而,奇怪的是,在脉脉站内,一个用户进入之后,却找不到任何与此话题有关的入口。 其实,脉脉官方在站内也还是组织了一个话题的——就是我在本文开篇提到有人邀请我参与的那个话题,也可以借此看到,脉脉是希望驱动站内更多有影响力的大V加入讨论和互动,借此带动话题在脉脉站内的流通和传播,但这样一个话题和活动居然在活动期间不是面向全站用户重点推荐的,这还是颇令我意外。 此外,作为一个普通用户,在看到这样一个话题时,坦白说可能是有点不知道该如何参与的——让普通用户去围绕着“你到底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这样高大上的话题进行思考和表达,这无疑还是很有难度的,从这点上来说,脉脉这个站内话题的承接,其实门槛有点高。个人感觉或许让用户只是简单完成几个操作就表明一个态度——比如哪怕转发一句立场口号之类的可能都会好很多。 截止到10月26日晚8点多,可以看到,这个话题累计被发表了322个观点,点赞3000多次,应该说算不上是一个特别特别高的数字。 上面说的是老用户的承接路径,下面再来看新用户的。 对于一个此前完全没听说过“脉脉”的新用户来说,atv直播,其接触产品参与活动的典型路径可能是这样的—— 看到脉脉的各种海报和内容,勾起兴趣; 通过搜索引擎或应用商店搜索“脉脉”,下载产品; 打开“脉脉”APP; 寻找相关的入口并试图发现和参与活动; 好,下面我们以我司一位妹纸的真实体验来还原一下这个流程——她此前恰好从未使用过脉脉。 先看搜索引擎结果,在百度搜“脉脉”后出来的结果是这样的——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