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阑夕 徐达内和他的新榜,是「与其淘金,不如卖水」的典型例证,早在2012年,徐达内就以他赖以成名的「媒体札记」为内容基底,推出了具有鲜明个人IP色彩的独立资讯应用「徐达内小报」,一时也是引起诸多议论。 直到2015年,徐达内在FT中文网上宣布已经连续更新七年之久的「媒体札记」进入「无限期冬眠」,很多后知后觉的读者方才发现,这个素以高产和广博闻名的专栏作家,已将他的媒体排行榜产品做到了整个行业的枢纽位置。 在创作「媒体札记」的时候,徐达内每天的阅读及取材样本,来自超过三十份日报的头版和评论版、数十家门户媒体的首页和新浪微博的逾五百名关注对象,这种长期训练的经历,让他意识到数据之于内容的重要性:数字本身不具有主观性,就像《财富》和《福布斯》的榜单通常能够作为判断国家经济的晴雨表,媒体的碎片化和个人化,正是第三方提供统一标准的大好机遇。 于是,在创业概念将媒体行业彻底击碎并重组的时期,徐达内拉着一票程序员开始针对微信和微博这类平台开发监测系统,其角色亦从内容生产者变化成为行业服务者,从每天更新的一份份数据榜单,到建成标准化的数据仓库,再到跻身新媒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两年时间过去,新榜已显羽翼渐丰。 就趋势而言,始于移动时代的内容创业和始于桌面时代的建站挣钱委实区别不大,任何商业价值的产生也都必然源自市场需求的亟待满足。 在并不遥远的过去,为了丰富空空如也的家用电脑,用户票选出了网址导航、资源下载、音乐试听、在线交友这些产品品类,而建个网站提供这些内容,则是消费所谓「产业红利」的最佳途径,于是我们看到,和个人站长一起分享回报的,是流量统计工具、程序化广告联盟和各种CMS建站系统,在「BAT」接管中国互联网之前,就是这样千帆竞发的大航海时代。 事实上,在今天流量惊人的自媒体大号中,有着不少都是昔日的个人站长转型而来,尽管SEO和挂马之类的「暗黑」技能不再管用,但是基于用户关注乃至弱点的洞察经验,让他们在操作社交媒体帐号吸粉的手法上仍然炉火纯青。 不过,那些曾经为了一句代码往往要找遍落伍者的个人站长大概会很是羡慕现在的内容创业者,基础设施的完备极大的降低了投入成本,开写一个微信公众账号,并不需要经历诸如选购域名、服务器和CDN这些流程,在这个创业倍受娇纵的年代,「水电煤」的供应量不是稀缺而是过剩的。 只有在微信和今日头条这种平台解决了内容创业的技术障碍之后,才有徐达内带着新榜入局继续帮助解决效率障碍、增长障碍和变现障碍的窗口。 在十八世纪末期的西进运动中,由于在萨克拉门托河里发现了金砂,美国的工人、农民、海员和传教士前仆后继的抛下工作涌入西部小镇加利福尼亚,一夜暴富者大有人在,而在人口密度的扩大中,加利福尼亚的商业体系也事半功倍的建立起来,商学院后来将那些马贩、船夫、酒商、中介统称为「卖水人」,认为他们的投资回报率更甚于淘金者,而在贪婪和勇气相互夹杂的无意识作用下,加利福尼亚也成为美国当时人口增速最快的新立州之一,并蕴育出了多个国际性的繁荣都市。 显然,历史正在不断重演。 新媒体的淘金热,充分展现了「生态位法则」,鹰击长空,鱼翔潜底,多余的被淘汰,有用的被留下,最终造就的是精密化的分工结果。 在新榜的监测样本中,有着超过27万的微信公众账号是被「日频率采集」的,但这个数字相较微信公众账号的总体规模——估算已经超过1500万——仍然称得上只是「头部帐号」,新浪微博和今日头条则是每年分出上亿现金的补贴,试图争取内容的留驻和活跃,根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15年到2016年,就有超过10亿人民币的资本,流向内容创业的领域,人们不再惋惜又有纸媒停刊的消息,而是带着羡慕分享又一个新媒体估值千万的新闻,一切都变得既兴奋又焦虑。 徐达内也在学习和他以前完全不曾接触的人打交道的能力,在新榜的各项细分榜单中排名靠前的非机构帐号中,大多数的操盘者都没有受到过专业的媒体训练,这和他做「媒体札记」时所互动的意见领袖——通常是各大报业的主编和主笔,以及公共舆论场合的大V——全然不同,只是恰恰是这些「野蛮人」,为破坏传媒的既有秩序捅进了最后一刀,而新榜则要保持正中的立场,助力服务对象适应新的规则。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