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幸运曾经跟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昆先生在同一个办公室一起工作了15 年,又有机会跟很多中国物理学大师,像杨振宁先生、彭桓武先生、周光召先生、王明贞先生、黄祖洽先生等(图1),有比较多的个人接触,有的还可以随意交谈。 王明贞先生是清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我国最有成就的一位统计物理学家,2010 年104 岁时去世;彭桓武先生是“两弹一星”元勋,1935年清华本科毕业;杨振宁先生是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许多物理学家认为,杨—米尔斯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足以让杨先生再次获得诺贝尔奖;黄昆先生与杨振宁先生1942—1945 年在西南联大读研究生时是同学,是享誉国际的凝聚态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黄祖洽先生1944 年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1950 年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许多人认为他是没有两弹元勋称号的两弹元勋;周光召先生1951 年毕业于清华物理系,也是“两弹一星”元勋。这几位先生都是清华校友,他们都取得了非常大的学术成就。不过我觉得他们最值得称道的,首先还是为人,他们都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真正的人;其次才是做事;第三是做学问。这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中“立德、立功、立言”的顺序,首先是人格的崇高,然后是认真做事并带来学术上的成功。 我与这些大师们有着较多的交往经历,希望从一个晚辈和大学教师的视角,与大家共享我对这几位物理学大师为人为学的一些观察和感悟,探寻他们是怎样做人、做学问,怎样成为大师的。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示。 ——朱邦芬 图1. 王明贞、彭桓武、黄昆、杨振宁、黄祖洽、周光召 撰文 朱邦芬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在有幸近距离观察这几位物理学前辈的不短的时间里,我发现他们身上有一些共同之处,对于他们的成才、成功大有裨益。 (1) 提问题 这些大师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很喜欢问问题。我跟黄昆先生、杨振宁先生在一起,一般都是他们问的问题多,而且喜欢追问。每当黄昆问到我答不出来,他就很“得意”。我觉得乐于提问、善于提问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提问题有助于培养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而这些都是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中国学生比较缺乏的素质。 好奇心是驱动人类发现的原始动力。爱因斯坦曾经说,好奇心能够在正规的教育体系中生存下来是一个奇迹。他还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局限于我们已经知道的和理解的,而想象力覆盖整个世界,包括那些将会知道和理解的。”所谓的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说要怀疑一切,而是说真正学有所成的人,会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地架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法则。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呢?一开始通过上课来学习。老师讲授教科书上的内容,学生在听课时慢慢消化吸收,其中有些地方可能是有疑问的,可以在课后再研究;有些问题可能一时研究不清楚,可以作为存疑留待将来有机会再作研究;当然还有许多问题,经过思考可以完全接受。不完全迷信书本或老师,而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自己思考,吸收一部分,怀疑一部分,丢弃一部分,这就是非常重要的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成长。 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都重视教育,但是两个民族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却有很大的反差——犹太人占世界人口比例不到0.3%,1901 年—2008年全世界获得诺贝尔奖的730 多人中竟有164 位犹太人,占22%;而全球14 亿华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迄今为止只有9 人。出现这种反差的一个根本原因,我觉得是对知识的不同态度:我们从小最被强调的主要是学知识。我记得我的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的时候,我每天问他:“你今天学了什么新的知识?”而很多犹太裔的杰出人才回忆自己年少时,父母常常会问:“你今天问了什么好的问题?”这反映了两个同样重视教育的民族对知识的不同态度。我们更多地强调记忆、接受和掌握知识,犹太人则是更多地思考、质疑、发展新的东西,这种态度的不同造成了两个民族的孩子们后来在创造能力上的差异。所以“多提问”这个环节是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李政道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个“三字经”:“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要创新,需学问;问愈透,创更新。”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对于培养一个人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都很有帮助。你有好奇心,才能问出好的问题;你有想象力,问的问题才能超出你现有的知识;而如果有了批判性思维,你就能从很多别人习以为常的事情里发现不同点提出来讨论。所以多提好问题、多讨论问题,这是在座同学们培养自己创新能力的一条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