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摩托罗拉在被并购之前已经被谷歌玩坏,价值大大缩水。收购之初,摩托全球拥有超过10000名员工,2014年则不足3000名。谷歌还陆续将摩托移动“肢解”,卖掉摩托罗拉机顶盒业务、全球手机制造工厂等,砍掉了大量非核心业务,并缩减了全球1/3的市场办事处,卖给联想的仅仅是摩托移动品牌和部分专利授权。但是由于当时联想看中的就是进入欧美市场的通行证,并没有理智分析摩托罗拉的实用价值和其品牌颓势的不良效应。 品牌模糊,多线作战错失转型良机 2014之前“中华酷联”取得了国内智能手机近50%的市场份额。联想借助于PC的积淀,占据了明显的品牌和渠道优势,甚至一度曾经在国内占据市场份额第二,仅次于三星。之后联想开始了引以为傲的机海战术的历程,为了便于布局各个层面的市场和渠道,保证出货量,每年至少发布上百款手机。 事实证明,机海战术的确卓有成效。到2013年,联想只用了四年时间,便做到了在全球手机市场份额第四名,中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但随着手机渠道的变革,机海战术被专注一个产品的新型模式摧枯拉朽般击溃,联想如同一辆过山车,在到达制高点的同时极速滑落。 曾经的机海战术成为联想的弱势,进一步加剧了联想手机品牌的混乱,曾经的联想品牌已经有乐phone、联想、乐檬、vibe、zuk、moto等,再加每个品牌下众多的手机型号,这些联想未能及时放弃的品牌都属于低端产品,这就影响了联想在中高端市场的专注和竞争。这也是两年内联想的大众产品并没有一款具有创新或者领先技术的知名品牌的原因,缺乏爆款,联想最终逐渐淡出了人们视野。 杨元庆说,联想从运营商市场向新的市场转换时步伐较慢,此前运营商市场的成功,让联想有点固步自封。确实如此,沉溺于多品牌手机造就的辉煌,在进入新的时代时没有杀伐决断,联想最终反而为其所累。因为联想的步伐相对华为、小米来说实在是太慢了。过多的品牌名称和混乱的品牌定位,不仅使手机可辨识度低,混淆用户视觉,难以留下正面、深刻的品牌形象。同时,公司内部因为多品牌左右手互搏更加剧了内耗。 当然,联想也曾试图通过营销优势带动移动业务的改善,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依然是陷于合约机时代的错误意识。在一个真正的消费品牌自由竞争时代,产品性能是最具爆发力的竞争优势。联想在未能解决品牌定位问题的情况下,又贸然在营销方面集中力量,未免事倍功半。 多品牌状态下,收购的摩托罗拉也没能成为联想移动业务的救命稻草,反而沦为鸡肋。摩托罗拉之所以被卖掉,就是因为在智能手机市场中,作为功能机时代的巨头,无论从工厂还是技术团队研发能力,更或是产品竞争力都非常差,它在智能手机市场本身已打不开局面。再加上谷歌对其的压榨,摩托罗拉已经成为一具空壳,除了能帮联想打开欧美市场,更大作用却是将颓势蔓延到联想本身,加速了联想移动的溃败。 PC遭受冲击,联想移动还有机会吗? 除此之外,联想对技术研发的不够重视也是到时手机业务失败的重要因素。从它对技术研发投入的多少就能看出来。根据2006-2015财年财报显示,联想历年的研发支出中,仅2015财年的研发收入占比达到2.6%,其余年份均低于1.9%。这个比例在科技公司中已经非常之低,而联想作为一家科技巨头,如此低的研发投入更是让人匪夷所思。 可以说,直播,联想的移动业务已到悬崖边缘,如此危局让联想不得不被迫应对,比如如今联想开始放弃运营商渠道的低端产品,把目标调到主流和中高端价位段。由此形成了当下联想移动业务三条产品线策略。但是联想太慢了,直播,千元机市场已经有了小米、魅族;中高端市场有华为、OPPO、Vivo。除此之外,还有360、乐视等新晋互联网品牌,几家厂商的销量表现均超越联想。 今年三月份,联想宣布了新一年的架构大调整,几乎涉及所有业务,重新梳理了云服务、企业服务、PC及移动这四大业务,这可能是联想痛定思痛后的崛起之点,简而后精。在移动业务方面,落后两年的联想能否奋起直追,后来居上,能否借助智能手机的契机逐渐实现企业的战略转型,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而且联想主营业务PC早已受到冲击,滑落幅度为全球之最。据外媒报道,市场调研公司IDC和Gartner近期同发了全球pc市场第三季度出货报告。两家公司均指出,老牌pc厂商惠普在第三季度崛起迹象明显,虽仍落后于联想,但双方的市场份额差距已不足1个百分点。联想在PC市场的龙头地位岌岌可危,是将重心侧重于应对惠普对PC业务的蚕食,还是在手机市场毫无优势的与列强鏖战,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必然会影响到联想的移动战略。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