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台开奖现场直播 j2开奖直播报码现场
当前位置: 新闻频道 > IT新闻 >

wzatv:【j2开奖】能让阿里和工商总局一起躺枪,小编也是拼了

时间:2016-10-12 22:02来源:本港台直播 作者:本港台直播 点击: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看热闹的不嫌事大。昨天,一条新闻让阿里巴巴、京东等国内最主要的几家电商公司,以及著名的国家工商总局,一起躺枪了。 这条新闻报道称,根据工商总局

wzatv:【j2开奖】能让阿里和工商总局一起躺枪,小编也是拼了

wzatv:【j2开奖】能让阿里和工商总局一起躺枪,小编也是拼了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看热闹的不嫌事大。昨天,一条新闻让阿里巴巴、京东等国内最主要的几家电商公司,以及著名的国家工商总局一起躺枪了。

  这条新闻报道称,根据工商总局2016年网络交易商品质量专项抽检结果统计发现,国内多个电商公司,包括自营平台,都成为了不合格商品的重灾区——网购商品总体不合格商品检出率为34.6%,在497件有效样品中,不合格的有172件,其中天猫不合格产品数为38件、京东21件、1号店20件、淘宝19件……

  所以,该新闻的小编就给文章第一部分起了一个这样的小标题——网购商品抽检三成不合格。而且文章的第一句话就用了耸人听闻句式——你还敢在网上买买买吗?

  新闻如此表述造成的结果一定是,大部分普通读者和用户会这么认为,网上购物有三成的商品是有问题的、是骗人的、是假冒伪劣的、买了会上当的。

  但是,实际上并非无此。工商总局此次抽检主要针对消费投诉较多的商品,抽检不合格批次产品所占比例,当然不能简单推导换算为市场“总体不合格率”。但是,该媒体报道中刻意没有未提及这一关键事实,说白了,就是要把事情往大里说,“总想搞个大新闻“的心里在作祟,结果呢,这样的新闻报道肯定会误导消费者,让消费者觉得阿里、京东上的东西都不能买了。

  很显然,工商总局抽检的初衷一定不是为了造成这种打压电商平台和网购模式的意图,该新闻的小编也一定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很遗憾,j2直播,新闻报道最终还是朝着刻意夸大、歪曲事实、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方向去了。这让人想起微信朋友圈里,整天充斥的营销文章,《警惕!20种食物不能同时吃》《100000+阅读,这样会让你猝死》。

  做新闻报道,不是微信营销文章,还是要有专业精神的。关于工商总局抽检这件事,我倒是很想多说几句,因为好像每年都会爆发一次类似新闻报道事件,一边是不够科学的政府机关例行检查,一边是媒体断章取义地渲染报道,中间夹着消费者和读者只能云里雾里。

  这一次还算是轻的,去年那次工商总局的抽检才有代表性,也是被媒体夸大宣传了好久,最终在知乎上被大家从统计学角度狠狠吐槽了一番。其中,有几个知识点是需要普及一下的,以后再遇到类似新闻,也就不那么容易上当受骗了,这叫开民智功能。

  首先,这种抽样的样本量远远达不到可以说明问题的程度。试想,阿里平台的SKU大概有10亿级别,京东的也要大几千万SKU,只抽检几十个怎么能说明问题呢?更典型的是上一次,抽检中关村在线,开奖,只抽了一个商品,那么不合格率一定是100%,或者0%。是不是有点搞笑呢?

  再者,关于合格不合格的定义,官方定义和你所谓的那个定义是不一样的。在普通消费者看来,合格就是商品没质量问题,用着很满意。但是,官方定义不是这样的。举例来说,你在网上代购了澳大利亚奶粉,绝对是原厂原装原产地进口,但是,由于是代购、二手、非授权渠道,所以,官方认定一定是“不合格”,而媒体解读就是“这商品有问题,你还敢买吗?”废话,我买的就是它。言外之意:这是真货,但是“不合格”。这!不!科!学!对不对?

  再举一例,此次抽检在某电商平台和淘宝分别发现一个批次的内衣不合格,其中一家淘宝个人店销售的内衣产品说明不合格,某电商平台销售的某知名品牌内衣纤维含量不合格,二者的问题轻重显然不一样。但是,都被定义为“不合格”,这种定义本身是不是就“不合格”呢?

  实际上,一直以来,阿里们都是积极主动地配合工商部门的质量监督工作的,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题工作小组,不仅快速处理了问题商品,也积极联络工商部门,落实对平台被抽检商家的转告、沟通事项,确认商家联系方式、经营地址、退货地址等信息,并将有关信息全部反馈给工商部门。据悉,阿里有一个“神秘抽检”功能,通过调取、比对后台数据,已能支持3000多项检测,一年平均发起十余万次抽检,花费超过1个亿。阿里的“神秘抽检”也将全面启动2.0版,对外输出检测模式和能力,更多调动社会力量,更开放地参与政府合作。

  有目共睹的是,在此前的多次监管合作中,工商总局和电商公司都已经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二者之间正在不断加深良性沟通和密切合作。监管与被监管原本是一件极其正常、也十分必要的事情,但是,一些断章取义的新闻报道除了赚足眼球和阅读量之外没有丝毫益处:破坏电商企业健康发展,破坏政府与企业良好关系,给公众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恐慌。

  作者是《中国企业家》、《彭博商业周刊》前科技主笔

  我的文章还将发布到百度百家、新浪科技、腾讯科技、网易科技、搜狐客户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虎嗅、钛媒体等数十家网站

  我的一个微信公众号是“王长胜”ID:wangchangsheng110

  我的另一个微信公众号是“科技观察”ID:kejiguancha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