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追问: 又一年的自然科学诺奖季落幕了。又一次,日本收获一枚金色的奖章,也是2000年以来的第17枚奖章。又一次,讨论和反思轰轰烈烈地展开。若要真反思,不如先看看本国的进行时。 2016年5月,韩春雨“发现”的基因编辑工具NgAgo轰动一时。在实验被确证之前,部分媒体和“著名科学家”推动制造了“诺奖级”成果的欢腾景象。但在随之而来的巨大的质疑声中,实验结果还未得到验证,韩却已收揽副主席职位、荣誉称号、政府巨额资助。 而两年前的日本,小保方晴子无法验证其实验结果,被迫辞职,博士学位亦被撤销。日本科学为何如此成功,这也许是一个注脚:他们无法容忍一个需要求真的领域有假,因此迅速启动调查。 一位资深PI评论:一项科学发现很多时候都是“对错参半”,这也正是科学发现要经过(几个)同行评议、通过公开发表、通过(全部)同行质疑和可重复过程中验证真伪的原因。因此,科学发现的当事人和决策管理者应当把这个过程视为“日程”活动。韩春雨的“科学”发现,具有很强的“技术”性质,科学求异、技术求同,这么好的技术发明,全世界科研人员迫切需要应用,争先恐后follow“操作规程”,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科学的本质是求真。没有求真精神,谈何发现?且不提资金不足、人才短缺;且不论体制缺陷、历史局限,首先应有一片洁净的土壤,有一个没有雾霾的科研氛围,才可能收获不惧验证的实验结果,才可能伸出够取诺奖的双手。 这位资深PI进一步补充道:不闻不问当鸵鸟不是科学态度!发表文章的要有担当、勇于回应质疑、敢于接受调查;科技管理部门也应有担当,对得起纳税人的钱,该调查的坚决调查。这次是一个好机会,会显示出中国科技决策者的担当与作为,改变不良的工作作风,提升中国科学与技术发展。没有科学态度,中国科学如何进步?! 撰文 王盈颖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为大面积无法重复实验,作者和所在单位又不出面应对质疑声,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领衔的 NgAgo 基因编辑技术的重复工作已经遇冷。 自2016年5月2日在《自然-生物技术》在线发表论文,NgAgo已经问世5个月,韩春雨在论文中描述的 NgAgo 是一项和目前主流的“基因魔剪”CRISPR拥有同样效率的基因编辑技术,能高效地实现对特定 DNA 片段的敲除、加入。 但在近日哥本哈根举办的“CRISPR Genome Editing(CRISPR基因编辑)”大会上,美国、丹麦、德国在基因编辑领域顶尖的实验室参会,却无人提及 NgAgo。 美国生物学家张锋、詹妮弗·杜德娜(Jennifer Doudna)、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各自所在的实验室是基因编辑领域的权威。知情人士向澎湃新闻()透露,张锋实验室无法重复 NgAgo 实验,丘奇实验室听闻诸多实验室无法重复后,保持观望。有消息称,在今年8月召开的一次重量级内部学术会议上,詹妮弗在问答环节被问及是否重复 NgAgo 成功,她的回应是否定,澎湃新闻尚未证实这一传言。 NgAgo 不仅在国外遇冷。9月27-28日,“中国科协第114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召开,主题是“基因组编辑新技术的兴起将带来的冲击”。这并非一次没有分量的学术沙龙,国内各大高校、机构近30位基因编辑领域的学者聚集于此,其中包括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许智宏以及华大基因杨焕明院士在内。韩春雨不在出席代表之列。 澎湃新闻()采访到3位国内基因编辑领域的实验室PI(项目负责人),他们大多坚持不懈地重复了近两个月甚至更久,有的重复了几十次NgAgo实验,投入科研经费20万元;有的在几百个小鼠基因、动物胚胎上试验NgAgo技术,花费10多万元。令他们失望的共同结果是:NgAgo 实验不奏效。 “据我了解,绝大多数实验室都已停止对 NgAgo 的重复。”其中一位 PI 告诉澎湃新闻,实验室还有其他项目,没有再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 NgAgo 之中。 因为不愿被过多打扰和迫于压力,3位实验室 PI 都要求匿名。 可能有“几百家”实验室重复实验,总耗资“几亿美元” (责任编辑:本港台直播) |